259 准备开学堂

  看李乾州这表情,明显是已经做了决定。
  嘴角抽搐了两下,姜梨问道:“县令大人,这事儿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
  李乾州表情略有一些不好意思,“沈娘子,这份恩情不论如何,都得让这臭小子亲自报答。”
  “接下来这段时间就辛苦沈娘子了。老夫已经让夫人替这臭小子准备了行李,沈娘子先替他收着。”
  说是行李,可实际上李乾州什么也没有准备。
  只是从县令夫人手中接过了一个钱袋子,递给了姜梨。
  里面轻飘飘的,装着的应该不是银子,而是银票。
  李乾州都已经这么说了,姜梨已经没有拒绝的可能。
  她看见了刺头的李清承,想看看他的反应。
  果不其然,此时的李清承就像是一只刺猬,全身都是刺,在那里大喊大叫。
  “我不去!”
  “凭什么你让我去我就去?”
  李乾州脸上的神色更加威严,态度说一不二:“这件事容不得你反对,这是老子下的命令。”
  “沈娘子救了你的命,难不成你还想让老子替你偿还救命之恩?”
  “如果你不想做个言而无信之人,就跟着沈娘子走。若你真厚着脸皮,连这份恩情都不认,那以后出门也别说我是你爹。”
  李乾州说这番话时表情严肃,并不像是开玩笑。
  县令夫人也在旁边劝说。
  “儿啊,你就跟着沈娘子去村里吧。沈娘子他们村儿开设了学堂,到时候你就跟着一起读书。过段时间娘就去村里看你。”
  不管李清承怎么反抗,最终还是没能成功,不得已,跟着姜梨的马车回了仙河村。
  姜梨离开之前,县令夫妇又特意把她叫到了房间,耐心的叮嘱的一番。
  夫妇二人是千恩万谢,又说了一堆好话。让姜梨在乡下好好的管教管教他。
  姜梨一阵头疼。
  可看着手里银票的份上,她还是答应了这个差事。
  等回到仙河村。
  已经到了中午。
  家家户户已经飘出了饭香味。
  村民们看见她赶着马车回来,一个个的都笑脸相迎的打招呼。
  “姜梨回来了?”
  “这是新买的马车呀?这马车看着可真奇怪,宽敞。”
  “唉哟,姜梨你可是咱们村里头一个买马车的,这马看着真是俊的。”
  有人看到了,坐在马车上的李清承。
  好奇的追问:“姜梨,马车上的这小公子是谁呀,之前怎么都没见过?”
  姜梨淡淡一笑:“是家里的远房亲戚,来家里做客的。”
  只要姜梨出门。
  柳氏和沈氏就放心不下,早就站在大门口等着了。
  看到几人回来,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看着姜梨和沈石头还领回来了一个陌生男子,沈氏忍不住问。
  “这小公子是谁呀,怎么跟着一起回来了?”
  姜梨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李清承。
  “清承,你要不要自己和大家介绍一下?”
  李清承一进沈家的院子,就开始四处打量了起来,东看看西看看。
  看得那破烂不堪,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的茅草屋,以及宅宅的院子,他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他爹真是狠心。
  让他来这种山沟沟里,他就是不想要他这个儿子。
  见他不说话,姜梨便主动介绍:“娘,这位是李清承。是县令的儿子。”
  “昨天我意外救了他,对他算是有救命之恩,县令大人让他跟着我回家,报答恩情。接下来到过年这段时间,他可能都要住在这里了。”
  柳氏听的这话,不由有些紧张了起来。
  这可是县令的儿子呀。
  县令儿子来他们家,如果他们要是招待不周,那日后县令大人会不会降罪呀?
  沈氏面上的神色很是平淡,没有太大波动,只淡淡的点了点头。
  姜梨看到自家娘亲的表情。又多嘴解释了一句。
  “清承以后住在咱们家,不用把他当成客人,就把他当成自家人就行。县令大人说了,让他来村里好好历练历练。”
  是让他来村里吃苦,不是让他来享福的。
  柳氏和沈氏两人去了厨房。
  姜梨则是领着魏康年和李文成去了村长家。
  现在夫子已经找到了,学堂可以正式开始招收学生。
  然后再挑个良辰吉日,学堂就可以正式开始上课了。
  陈村长看着姜梨真的请到了夫子,而且有一位曾经还是状元极地的探花郎,既懂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好好好!”
  “既然已经请到夫子了,那我就立马安排招生,马上开创学堂。”
  “这两天真是辛苦你了。”
  “还有这位魏夫子,李夫子,以后还要承蒙你们多多照顾村里的那些毛孩子。”
  “我们村能够请到二位夫子,是我们村的荣幸啊。”
  魏康年和李文成都是读书人谦谦有礼,对着村长微微福了福身,“村长不必如此客气。”
  “我倒是觉得仙河村民风淳朴,环境不错,我很喜欢这里。”
  陈村长笑出了声:“哈哈哈,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眼看着正是中午。
  陈村长热情的邀请:“魏夫子,李夫子,今日中午就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姜梨却在这个时候道:“村长,我娘那边已经做上饭了。”
  “这个村长就跟着一起去我家吃吧,正好村长好好的招待一下魏夫子和李夫子。”
  陈村长最清楚姜梨的饭菜到底有多么的香。
  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因为家中来了客人。
  沈氏特意去隔壁李秋香家搬来了一张桌子。
  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所有人团团围坐,显得十分热闹。
  李清承以为沈家就是个清贫人家。
  没有想到,他家住的地方破破烂烂的,饭桌上的伙食却很不错。
  五个菜,有四个都是荤腥。
  比他在县城里吃的还要好。
  今天的菜都是柳氏一手准备的。
  头一次这样正式的招待客人,柳氏紧张的搓手,“这些菜都是我和姜梨学的,不知道味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赶紧尝尝吧。”
  村长率先动了筷子。
  尝完了以后连声赞叹:“不错啊,这和我之前吃姜梨做的没什么区别。看来你们一家人都很有做饭的天分呢。”
  魏康年和李文成,在路上颠簸一路,早就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