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唐皇太子> 第72章 祭日

第72章 祭日

  祭殿里烟雾缭绕。
  两侧的黄铜烛架,燃着一盏盏长明灯。
  灯油是用宫中秘法所制,燃烧起来不会有一丝杂烟,里头应该还加了些檀香等物,闻着有股淡雅清香之味。
  看着长孙的雕像,看着李丽质的画像,李承乾心里仍有一二感伤,但是,并不像上次那么的浓厚复杂。
  注视片刻。
  李承乾先后对着长孙和李丽质,躬身深深作揖,随后,跪于蒲团之上,又是三拜九叩。
  见得行完礼,程良骏上前一步,将手中的竹篮放在李承乾身旁。
  竹篮里放着一沓沾了金粉的黄纸,以及一个圆壶样的铜盆,掀开铜盆的盖子,里头是一小节一小节的黍稷梗。
  负责在祭殿里添加香火的当值太监,取来专门燃烧祭物的火盆,李承乾先是抓了把黍稷梗丢进去,待到火苗升起,又一张一张往里添起了黄纸。
  烟尘飞起。
  片刻。
  带来的黍稷梗和黄纸就已变成白灰。
  李承乾拍拍手,打去手上沾染的散灰。
  跪的久了,小腿有些发酸,见他起身的动作有些僵硬,程良骏连忙上前搀扶。
  祭殿分里外两部分,外殿供奉香火,里殿摆放祭品牌位。
  在程良骏的搀扶下,李承乾缓步到里殿,坐在一矮桌之后。
  矮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几本佛家经文。
  李承乾盘腿坐下,看了眼那几本经文,从中抽出一本地藏经来。
  程良骏将宣纸摆好,用镇纸压住左右边角,李承乾把袖子往上捋捋,随即拿起笔来,照着地藏经,一笔一划,抄眷起了经文。
  他很是专注。
  笔墨一点点渗透纸张。
  宣纸一张一张的摞起。
  不觉间。
  外头的天色由亮变暗。
  李承乾放下笔,两手叉腰,揉着酸痛的腰部,声音有些哑道:“什么时辰了?”
  程良骏起身至窗口,将紧闭的木窗推开一角,看了眼偏西的日头,转身回道:“殿下,差不多快酉时六刻了。”
  “走吧,回去吧。”
  李承乾说着起身。
  一下午,他总共抄了三十张经文。
  拿着这些经文到了外殿,又是一番三拜九叩,过后,全都丢进了火盆之中。
  燃烧的火苗,带起了不少灰烬,值守的太监,连忙拿起一块抹布,擦拭起了落灰的地方。
  昭陵,修筑在九嵕山主峰,海拔一千多米,站在这祭殿门口,也算是登高望远,能看得清远处太白山和终南山的山脉,落日余晖洒在那层峦起伏的山脊上,如是一条趴俯蜿蜒的金龙。
  风景很美,李承乾静站片刻,待到日头完全隐匿之后,这才回去了住处。
  休息了没多久,高士升遣一个小太监,送来了晚膳。
  一小碗米饭,两盘腌菜。
  青菜就不用想了,那是专供宫里贵人的,昭陵自是轮不到。
  正如高士升所说,这昭陵的伙食,真是粗茶淡饭,不过,味道也算尚可,李承乾吃了个一干二净,旋即就去呼呼大睡。
  等到一觉醒来,便已是翌日了。
  外头的鸟儿,叽叽喳喳叫着。
  吃过早饭之后,李承乾接着又去了祭殿。
  在祭殿,一待就是一天,仍旧是抄写经文。
  吃饭,睡觉,抄经文。
  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
  一连三日,李承乾的经文越抄越熟络,每天过得有些枯燥,但同时也很惬意,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忧虑什么,只要安心抄经文就是。
  这样的日子,其实也不错。
  来到昭陵的第四日,也就是今天,是李丽质的祭日。
  一大早,高士升亲自带着人,将祭殿打扫了个干干净净,角角落落的积灰,都不见了踪影。
  李丽质的画像,被新换了一幅,灵位前的贡品,也都换成了她喜欢的东西。
  拿着换下来的泛着黄旧的画像,李承乾静静看了会,便将其丢进了火盆之中。
  程良骏不在。
  因为天还不亮的时候,他就被李承乾差使的下了山。
  程良骏的任务,是去附近的寺庙,寻一个高僧过来。
  对于高僧的标准,李承乾觉得,应是五官端正面容和善,往那一站,不说能感受到禅意,起码也该显的精干。
  但是。
  程良骏寻来的高僧。
  脑袋圆的如皮球,走动起来,脸上的肥肉一甩一晃,狭长的眼睛被肥大的眼睑包裹,只剩下一条缝来,自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和善,反倒全是凶蛮,这倒也都罢了,关键是他的那个肚子,比那十月孕妇还要的大,身上的袈裟套在那个大肚子上,实在是无法言说。
  自此人的身上,李承乾感受不到一分佛家的慈悲。
  程良骏看出了自家殿下的不满,小声道:“殿下,周边就一个慧恩寺,他是寺里头的主持。”
  李承乾暗叹一口气,双手相合:“阿弥陀佛,今天是家妹祭日,有劳大师诵经。”
  肉嘟嘟的和尚,露出一分谄媚笑容,看着更加猥琐。
  “能给公主诵经,是小人的福气。”
  神情做派,皆露着狗腿子的气息,李承乾越发觉得,这和尚不是个正经的和尚。
  看在程良骏的份上,李承乾忍下想将他赶走的念头,点点头,退到一旁,跪坐在蒲团之上。
  肉和尚,两手扶着肚子,缓缓跪下,喘了两口大气后,他将左手竖于胸前,右手拿起木鱼棒来。
  珰…
  木鱼的声音响起,肉和尚张嘴念诵起了经文。
  别说。
  虽然他没几分得道高僧的样子,但这念经的功力还是不俗,不急不慢吐字清晰,该高时高,该低时低。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对于自己以貌取人,李承乾稍稍有些有愧。
  他心里不再有什么成见。
  李承乾挺着腰,端端正正的跪着。
  肉和尚铛铛铛的敲着木鱼,念的越来越投入,李承乾听的也越来越投入。
  正当二人都投入的时候,外头突然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还有那甲胄摆动的声音,听着,似是来了大队人马。
  木鱼声一滞。
  肉和尚不禁往后望了一眼。
  李承乾也向门口看去。
  一身华衣的李治,板着脸站在门口,两手背在身后,他的眼睛,先是扫向了李承乾,然后冷哼一声,接着,太子殿下的视野,望向了跪在蒲团上的和尚,李治眉头一拧,喝道:“哪里来的野和尚,这也是你能来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