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79章 毕自严的《度支奏议》

第279章 毕自严的《度支奏议》

  顺天府联合锦衣卫,将武装抗税的人直接给摁了,后续更是给办了个加急,直接上到御前了。
  【首犯论死,全家流放辽东】
  看到皇帝对刘承宇抗税一事的批复,毕自严无奈的摇了摇头。
  皇帝在杀人这件事上,从来不说什么虚话,说杀你就杀你。
  从内心讲,毕自严是不愿意杀人的,但有的人自己找死,那就怪不了他了。
  这么想着,毕自严继续低头,开始书写自己的《度支奏议》。
  每次变法,必然是要有一个提要纲领的。
  王安石变法,有《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这篇奏议,以扬为抑,褒中有贬,透过所谓的“百年无事”,揭露出了朝廷面对的困局,从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这才有了后来设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实施了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行法等等。
  而张居正变法的提领,则是分前后阶段。
  “第一条,简税制。此举是为了给百姓减负,将四差银、田亩、徭役都总编为一条,再加上陛下所言的摊丁入亩,定下明确的收税名目,多少田亩就纳多少税。”
  “议论?有什么议论,无非是什么鱼肉士绅的话罢了。”
  第一阶段,是在嘉靖二十八年,愣头青的张神童摹仿贾谊的《陈政事疏》,给嘉靖上了封《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玻然后,这封奏章就和泥牛入海一般,不见踪迹。
  就在毕自严写的入神之时,户部尚书袁世振带着顺天知府董应举、饕餮署少卿李长庚和锦衣卫贴刑千户田尔耕走了进来。
  文中点明了宗室、人才、官僚、军备、财政收入等问题。
  “这是你对当年张江陵一条鞭法的总结?”
  点了点头,毕自严出声道。
  “陛下的皇庄皇店都交税了,他们比皇帝陛下还尊贵吗?”
  看到毕自严所书的三组,九个字,董应举摸着自己的下巴看向毕自严。
  将自己书写的度支奏议草论递给袁世振后,毕自严坐在椅子上道。
  说着,毕自严示意文书给几人上茶。
  “简税制、宽税基、严征管。”
  “阁老,今年的夏税,出了不少的议论。”
  这些日子,他让度支司收了太仆寺的常盈库,闹出了不少的议论,他要用这本奏章,将这议论给平息下去。
  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个方面,提领了后来的“江陵柄政”。
  “对。”
  而现在毕自严正在写的《度支奏议》,就是在阐述自己将要对大明进行的经济体系改革的蓝本。
  闻言,毕自严放下手中的毛笔,不屑的摇了摇头。
  “我们三人,都是做过百姓父母官的,对那些个士绅豪右也是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侵占小民田亩数万,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而第二封奏疏,则是在隆庆二年,徐阶回家之后,张居正所上的《陈六事疏》。
  “天灾且不说,很多的时候,都是人祸帮了他们。地方官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小民为了活下去,就只能托庇权豪。”
  “这一条鞭法一出,那些个地方官们再要想巧立名目,搜揽民财,就得用心的问问,百姓答不答应了。”
  “不错。”
  听到毕自严的话,在场两人赞同的点了点头。
  “而且,现在朝廷又仿保甲法,在乡下设置乡官,给州府官吏的手中,递上了一把钢刀。”
  对此,袁世振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州府官吏手中有了这把钢刀,也就更能对那些个士绅豪右有个制约。”
  “嗯。”      闻言,毕自严赞同的点了点头,又到。
  “第二条,宽税基,天下田亩悉数纳赋。”
  对于这个,袁世振就有话要说了。
  “洪武年间,太祖令丈天下田亩,纂《诸司职掌》,得数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
  “弘治十五年,四百二十二万顷。”
  说着,袁世振的表情变的非常奇怪。
  “王国光所著《万历会计录》载,万历六年田土数为七百零一万顷。”
  “泰昌元年,七百四十三万顷。”
  “这个数字,你们信吗?”
  说着,袁世振看向在场两人。
  “不信。”
  闻言,毕自严和袁世振同时摇了摇头。
  “哄鬼的数字。”
  冷哼一声,毕自严接着道。
  “大明安稳两百余年,田亩数相比开国之时,不增反降,这些年朝廷都是靠着吃地过活的吗?此数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1
  说着,毕自严看向在场几人。
  “我在陕西时曾见,有那老实人家,不管是上田还是下田,亩亩在册,夏秋两季皇粮一季不缺。有那胆大包天之人,坐拥良田万顷,一亩都不在册,不纳一文赋税,日日吃香喝辣。”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长此以往,谁还乐意给朝廷纳赋?”
  “人心就是这般,我交你不交,那肯定不行,自然是个个想方设法的,能逃就逃了。”
  “长久这般,朝廷的税基也就被伤了,导致国库的收入减少,国家困苦。”
  从人心的问题上,毕自严说清了这轮朝廷新政的要紧性。
  “而这第三条,严征管。”
  说着,毕自严看向饕餮署的李长贵和田尔耕。
  “以前的时候,朝廷根本不会稽查税务,说什么君子耻于言利,想要靠着陛下的一道圣旨,就让天下士绅豪右将白花花的银子交给朝廷,等于痴人说梦。”
  “朝廷总不能指望着这些人良心发现,自觉的上缴吧。”
  说着,毕自严看向在场的四人。
  “他们有良心吗?”
  “没有吧。”
  闻言,锦衣卫贴刑千户田尔耕摇了摇头。
  他祖父是万历早年的兵部尚书田乐,他因功萌的锦衣卫职务,勉强算是武勋,和那些个文官们尿不到一个壶里,此时当然不会替士绅说话。
  “常言道,为富不仁。”
  田尔耕刚说完,就听袁世振出声嘲讽到。
  “但却不想想,仁者何富?”
  袁世振的话刚落下,李长贵和毕自严都拍手赞道。
  “彩1(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