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49章 硕鼠又打算动了

第149章 硕鼠又打算动了

  第149章 硕鼠又打算动了
  “辽东捷报,斩首八千。”
  脑袋里飘荡着这八个字,朱由校干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才拿到报捷文书。
  驿卒验身、文书印信检查,这些都是必要的程序。
  像是电视剧里的那种,一路通行到御前,不存在的。
  “奉集堡斩首两千六百级,俘虏七百,阵斩老奴长孙杜度。”
  “散羊峪斩首六千级,俘虏一千四百,建奴两白旗仅贼首黄台极率人走脱。”
  “马根单堡与建奴对峙,阵斩建奴两百七十九级。”
  “现老奴已退回边墙之外,欲固守萨尔浒,臣已克复抚顺所。”
  “好好好。”
  终于看完了熊廷弼的捷报,朱由校高兴的在堂上转了起来。
  咱就说嘛,九边、川军精锐尽聚辽东,大明皇帝严肃对待建奴问题,怎么可能说打不过呢?
  萨尔浒之败,是舍不得万历和朝臣舍不得军饷,死命的在催促出兵。
  辽沈之败,是有人想要摘熊廷弼的桃子,临阵换帅,轻敌所至。
  广宁之败,是王化贞中了敌人的间谍计,而且朝中此时又在相互攻讦。
  再往后,朝廷里的纷纷扰扰一直在干扰着辽东的战事。
  哪怕到了崇祯十四年,大明土都埋到脖子了,松锦会战差点儿把螨清给反杀了。
  大明强,非常的强,强就强在容错率太高。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觉得出点儿小问题不算个事儿,总有一些人会想着趁机牟利,这才最终导致了这个两百余年的帝国崩盘。
  如今,有着他这个皇帝的全力支持,熊廷弼果然不负帝望,挫败建奴。
  “将战报抄送兵部,让他们议定封赏。”
  “奴婢领旨。”
  闻言,就有小太监连忙去做。
  “陛下用人有方,熊经略重挫建奴。”
  见到皇帝高兴的样子,又听到了报捷,还没离开的袁世振躬身道。
  “臣为陛下贺。”
  “此非朕之功,乃是神祖之功。”
  闻言,朱由校摆了摆手,矜持道。
  “若非神祖简拔,岂有今日之喜?”
  “前番,朝中有奸佞弹劾熊廷弼,陛下乾纲独断,赐其王命旗牌。”
  见到皇帝的样子,袁世振就知道夸的不够,当即又道。
  “若非陛下慧眼识人,熊廷弼定已去职,焉不知能有今日之胜乎?”
  “有道理。”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更盛,点了点头。
  老东西就是会说话。
  笑了一会儿,朱由校突然就停了下来。
  “不过这封赏。”
  朱由校说着,拿出纸算了起来。
  大明对建奴的赏格,都是有章程的。
  努尔哈赤的人头值银万两,外带升官至都指挥使。
  八大贝勒的脑袋值银银两千两,外带升指挥使。
  李永芳、佟养性等叛将,能俘献努尔哈赤,可以免死。
  若擒斩其余努尔哈赤的十二亲属伯叔弟侄,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世职。
  而对于建奴的普通士卒,赏格是一个人头五十两银子。
  提着笔一阵勾勾画画,当算出来后,朱由校就忍不住搓了搓牙花子。
  好家伙,一场仗下来,光是斩首的赏赐银就得五十万两往上数。
  这有斩获的士卒得赏,那些跟着熊廷弼牵制建奴主力的士卒,虽然全程跟着熊廷弼兜风,但没功劳也有苦劳,是要赏的吧。      那些守城的士卒,也得赏吧。
  这么下来,没个七八十万两白银根本兜不住底。
  “袁爱卿且回去吧,南直隶兑银之事,尽快。”
  感觉到了缺钱缺的厉害,朱由校对袁世振道。
  “臣领旨。”
  手一直放在袖子里的袁世振此时也大概的算出了一个数值,眉头也忍不住跳了跳,当即躬身道。
  当袁世振走后,朱由校看着手中的战报眉头皱了起来。
  内帑现在就剩下个四百七十多万了,地主家也没余粮埃
  这前期投资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从哪儿弄银子呢?
  当辽东的捷报被传了出去后,京城中,顿时就高兴了起来。。。吗?
  当然没有。
  如今的建奴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真的就不算什么,虽然萨尔浒之战输的惨烈,但到底是没伤到根本,还不如嘉靖倭寇给人带来的伤害深刻呢。
  毕竟,当年的倭寇可是差点儿跑到孝陵卫去溜达的。
  当夜幕笼罩京城,左都御史的宅中。
  “陛下也真是的,调集了大明各处精锐,这熊廷弼要是还不能剿灭建奴,那他就该自杀谢罪了。”
  手中拿着酒杯,左都御史张问达明显是喝高了。
  “如今不过是小胜建奴一场,陛下居然要大肆封赏。”
  “总宪,这熊廷弼还是有点本事的。”
  总宪,左都御史的尊称。
  见张问达嘴上没个把门的,这么指摘皇帝,当即就有人出言阻止道。
  “杨镐那个废物,萨尔浒之战一次送了多少精锐,开原铁岭接连丢失,杜刘马三人战死,得亏有了熊廷弼,辽东才能守的祝”
  “那是他熊廷弼的本事强吗?”
  听到这人的话,张问达的脑子一时间没转过来,又道。
  “那是拿银子硬生生砸出来的,前前后后近千万两银子啊,就是派去头猪,也能将辽东守下来。”
  “就是就是。”
  听到张问达的话,当即就又有人出言附和道。
  “总宪是想将熊廷弼换下来,让我们的人上了?”
  这时,角落里坐着的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突然出声问道。
  “对,我需要些助力。”
  听到这人的话,张问达突然坐正,脸上的酒色也消去了大半。
  “我这个总宪当的,朝中奸臣当道,却不能铲除。上位不遵祖法,却不能斧正。”
  说着,张问达像是回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道。
  “还时不时要挨一顿训斥。”
  “若是我们之中有人,能拿下这平辽之功,想来是能助我在朝中一臂之力,匡扶圣上。”
  “难。”
  闻言,那中年人摇了摇头,才道。
  “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经略辽东,调各地精锐赴辽,乃是神宗所定。神宗驾崩后,辽东各地精锐齐聚,不止是我们想摘这个桃子,那些个邪党也想,但都没能让熊廷弼离开辽东。”
  “圣上固执己见,令熊廷弼一人独揽辽东军政大权,就算是孙承宗以帝师之尊,在辽东也只是个跑腿的。”
  “如今有了挫败建奴两旗之功,想要扳倒熊廷弼,更是困难。”
  “熊廷弼与那方从哲交厚,能得镇抚辽东也是有方从哲推荐之故。而方从哲又同诸邪党亲近,就算是我们拿不到这个功劳,也不能让邪党占优。”
  “这倒是不难。”
  闻言,那中年人捻了捻胡子。
  “黄尊素,你有何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