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56章 礼部开小会

第56章 礼部开小会

  第56章 礼部开小会
  礼部衙门中,此时正在开小会。
  “孙大人,那刘公公私下前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主位上,坐着礼部尚书孙如游,在下面,则是礼部众官员以及礼科给事中暴谦贞、杨道寅、李若圭、周希令等人。
  “他为何会想,想要放着宪庙不祧,独祧孝庙。”
  周希令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道。
  “难不成,是皇上欲为睿宗正位?”
  “此言不妥。”
  闻言,孙如游赶忙示意他,你可闭嘴吧,这话是能直说的?
  “诸君,难道忘了,昔年汪直辅佐宪宗,成化犁廷之事?”
  身为礼部尚书,孙如游的知识积累那是相当的丰富。
  “大人的意思是,刘时敏欲做汪直?”
  闻言,杨道寅忍不住说道。
  “非也非也。”
  孙如游摇了摇头道。
  “这些天,你们想来也发现了,皇上聪慧至极,对于古今典故,也可谓烂熟于心。如今辽东局势糜烂,恐怕皇上心忧战事,神往宪宗埃”
  “这。。。”
  听到孙如游的话,一众人面面相觑。
  最终,李若圭出声问道。
  “那大人觉得,不祧宪庙,祧孝庙,可否?”
  “本官以为,可。”
  捋了捋胡子,孙如游接着道。
  “正统、景泰、天顺年间,发生了什么,想来诸位也都知道,本官就不细说。”
  “宪宗上承祖宗之志,扫我大明颓唐之势,平荆襄、收河套、缴女真,可谓战功赫赫,有大功于社稷,依礼,可不祧。”
  “不可。”
  闻言,礼科给事中暴谦贞出言道。
  “若留宪庙而祧孝庙,则置我大明正统于何地?诸位可别忘了昔年左顺门之事埃”
  “那你认为,是该祧睿庙、武庙,还是世庙啊?”
  听到暴谦贞的话,孙如游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这。。。”
  闻言,暴谦贞嘴蠕动了几下,说不出话来。
  睿宗和孝宗都是宪宗(成化)的儿子。
  按照亲疏论,睿宗(兴献王)和孝宗(弘治)都没出六代。
  而且当今(天启)是睿宗的直系子孙,相比孝宗,更近。
  世宗(嘉靖)和武宗(正德)只有五代,那更不能祧。
  所以,除了宪宗,只能祧孝宗。
  “祧孝庙的奏章留中不发了。”
  整理了一下思绪,孙如游接着道。
  “我就上书,以宪庙平辽东有功不祧,祧孝庙了。”
  “可。”
  “可。”
  闻言,礼部的官员纷纷表示赞同。
  “伱们科道的意思呢?”
  耷拉着眼皮子,看着几个礼科给事中,孙如游问道。
  “可。”
  叹了口气,暴谦贞无奈的出声道。
  随着暴谦贞表态,其他几个人纷纷表示可。
  而与此同时,刚上任的徐光启正在巡视工部下辖军器局的府库。
  皇帝让他把王恭厂搬到石景山去,他可没愣头青一样的跑去直接说搬地方。
  那么搞,王恭厂肯定原地就爆炸了。
  度支司那边想要盘工部的账目,被他以户部都没盘明白给驳了回去,这也让他在工部站住了脚跟。
  他打算先把王恭厂的原料给断了,然后慢慢的把火药库给弄空后,再说着账的事情。
  不过此时,徐光启的脸色并不好,他的手中拿着军器局匠户名册。
  明朝的京城的匠人数量,一直都在减少,嘉靖年间,军器局规定工匠尚有三千人,但是到了现在,在册工匠仅有九百多人。
  对于军器局工匠人数的减少,徐光启也知道,无非就是没啥要造的,朝廷也给不了几个钱,大伙儿各谋生路了。
  “任重而道远埃”
  走在出仓库的路上,徐光启不由的叹息一声。      而在徐光启叹息的时候,朱由校也在叹息。
  特娘的,房子屋顶漏水严重埃
  万历那货对于宦官的放纵,导致如今内财府对内廷的账目一核查,就核查出了个大事。
  一边翻看账本,一边看着眼前跪着的大太监杨成秀。
  杨秀成盘账的时候,被御马监的一个太监行刺了。
  “没伤到吧?”
  “奴婢谢皇爷关心,没伤到,奴婢的干儿子替奴婢挡了一刀。”
  “一个字,杀。”
  将账本丢到了地上,朱由校一脸杀意的道。
  “四两银子一个鸡蛋,朕吃的是鸡蛋是金子做的吗?”
  “你把查出有贪污之人的名单,交给魏忠贤。”
  “告诉他,清理干净点儿。”
  “奴婢领命。”
  闻言,杨成秀缩了缩脖子,拿起账本,连忙扣首道。
  看着离去的杨成秀,朱由校忍不住搓了搓牙花子。
  他为什么不住皇宫,为什么身边的太监都是从净军中新挑选出无家世的。
  就是因为,皇宫不安全。
  不止是外臣可能会让他溶于水,太监也有可能会让他溶于水。
  “皇爷,孙传庭与曹文诏求见。”
  “宣。”
  “微臣恭请圣安。”
  “平身。”
  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朱由校看向孙曹二人问道。
  “两位爱卿联袂而来,不知是练兵,出了何事?”
  “回皇上,臣等是来要军械的。”
  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身为进士的孙传庭出声道。
  “军械?”
  闻言,朱由校有些意外。
  “你们才招了多少人?军械怎么会不够?”
  “回皇上,合计旧有兵丁,再算上臣等这些日子招募的,如今两卫共有兵丁一万四千余人。腾骧四卫营的库存,已经悉数被运到南海子了,臣率人将能用的都挑出来,然依旧不够取用。”
  “且腾骧四卫营的马匹数量与册中所载对应不上。”
  “马呢?”
  闻言,朱由校有些诧异的转头看向刘时敏。
  “回皇上,恐怕是被魏朝和以前御马监的太监给卖了。”
  “哪要用的时候呢?”
  “从市面上租一些。”
  刘时敏很显然是知道魏朝在提督御马监的时候干了些什么。
  “这个魏朝,死不足惜。”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顿时恨的牙痒痒,想把魏朝从臭水沟里挖出来再砍一遍。
  “你们,就没去兵部要军械?”
  岔开了关于马的问题,朱由校看向曹文诏问道。
  “回皇上,兵部说,正在给辽东凑齐物资,现在腾不出多余的东西给我们。”
  “这群人什么时候给辽东凑东西这么积极了?”
  闻言,朱由校心里有些奇怪。
  这些人对于给辽东物资,一直都显的很扣好吗。
  “这样,你们先拿腾骧四卫营和燕山前卫的库存将就着用,以练手为上,朕再想想办法。”
  “臣等遵旨。”
  闻言,孙传庭与曹文诏无奈的拱手道。
  待两人走了之后,朱由校转头看向刘时敏道。
  “去,把内廷会造甲胄兵器的匠人们都集中起来,朕要立个厂子。”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追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