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金钗案(1)

  不出所料,
  对于火器研究痴迷的鸿胪寺主簿赵常吉,
  果然跟随张首辅的案件回执一同而来,
  看着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火器专家,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
  还只是八品官职,
  风尘仆仆的赶到宁府,
  来不及休息就追着吕小伟,
  执拗的向自己这个皇上钦点的正四品八府巡按,
  索要新式火器的图纸,
  吕小伟不由对于这个执着的老头产生几分好感,
  内心不禁感叹:
  对于研究技术的人才,
  大多都是这样吧。
  等到吕小伟郑重的把赵常吉请到内室,
  让张虎在门口谢绝一切访客,
  赵常吉看着吕小伟小心翼翼的模样,
  这才算真正的相信了几分,
  这位传说中的官场鬼见愁,
  确实有先进火器的图纸。
  而当赵常吉双手捧着吕小伟临摹的,
  直到图纸,
  双眼就死死盯着,
  嘴里还念叨着:“妙啊,
  这样真的可以啊,
  我怎么没想到呢?”
  看完图纸,
  赵常吉又翻看了吕小伟通过回忆,
  摘抄出来的一些先进理念,
  比如底部为空心、有效射程可达三百米的米涅弹,
  还有膛线在射击中的作用,
  面对目前没有电力、没有机床的现状,
  吕小伟提出的利用磨盘打造枪管孔洞,
  用纺车式土镟床拉出合格膛线,
  靠人力摇大轮带动简易车床的想法,
  一时之间,
  让做了半辈子火器的赵常吉惊为天人,
  感叹道:
  “吕大人的这些设想,
  天马行空,
  却又切实可行,
  早先听闻张首辅说吕大人除了破案之外,
  屡屡能够语出惊人,
  下官来之前还不服气,
  今日看见如此匪夷所思的火器制造方式,
  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啊。”
  听见赵常吉的赞誉,
  吕小伟抬眼望向屋外,
  感叹的说道:
  “其实这些创意并不是我想出来的,
  而是有一群坚定理想信念的人,
  身处艰苦恶劣环境下,
  他们克服了这个世上的种种困难,
  最终击败倭寇。
  我给你所写的,
  是他们已经真正做过的事情。”
  赵常吉佩服的问道:
  “那这些人在哪里?
  我可以见见吗?”
  吕小伟并未回答,
  而是诚恳拉着赵常吉的双手道:
  “这些图纸意义重大,
  万万不可泄露,
  否则会给我朝带来灭顶之灾,
  我希望你能够挑选一些可靠的人,
  在宁府备倭军驻地,
  组建一支火器实验团队,
  此事已经得到张首辅同意,
  张首辅给我的公文中,
  已经任命你为正五品的南京工部郎中,
  成立军器局研发所,
  可以调用工部一切人员、设备,
  资金问题我来解决,
  你的任务,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
  尽快造出来一支合格的燧发线膛枪和子弹,
  一切都拜托了。”
  说完,
  吕小伟郑重行礼,
  而赵常吉肃穆而立,
  郑重其事的回礼道:
  “从刚才的图纸来看,
  一旦这种武器打造出来,
  必然会成为国之重器,
  下官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安顿好一心钻研的赵常吉,
  吕小伟再次叮嘱赵龙,
  一定要挑选几个可靠之人,
  贴身保护好赵常吉,
  不但要保证人身安全,
  还要贯穿保密意识,
  防止这些图纸泄露。
  而当众人眼看吕小伟如此安排,
  追问何去何从的时候,
  吕小伟苦笑着举起张首辅的信,
  对着李师爷、怜烟、张虎等人道:
  “这不,
  我刚给张首辅提了个建立军器局研发所的要求,
  这位大人就派活了,
  咱们的老熟人,
  常府的知府何雄,
  对于张首辅推行的一条鞭法新政,
  不但推广不力,
  更是阳奉阴违,
  而且在私底下多有微词,
  虽然咱们的首辅大人,
  在信上只是仿佛发牢骚般的点到为止,
  其实大家都明白,
  这就是首辅大人同意开办军器局研发所的条件啊。”
  李师爷提醒道:“大人,
  张首辅这不是把你当枪使了吗?
  这件事做不好,
  不但会影响大人的声誉,
  更是会卷入朝堂的明争暗斗,
  变成反对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啊,
  对于大人以后的仕途暂且不论,
  这种级别的政治斗争,
  那可是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死无葬身之地,
  大人三思。”
  吕小伟摆摆手打断道:
  “师爷多虑了,
  我不想当变革派,
  也不想当反对派,
  更不想被人当枪使,
  我只想做一个为民伸冤的好官,
  这次去常府,
  咱们明察暗访,
  假如这位何知府,
  明镜高悬,
  恪尽职守,
  仅仅是对变法抵触,
  咱们就在奏报中实话实说,
  一笔带过,
  装个糊涂,
  大不了张首辅只是失望而已,
  不会因为这点小事,
  就停下军器局研发所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
  假如这位何知府贪赃枉法,
  咱们就在证据确凿的时候,
  顺带手将他拿下,
  再将他的罪名公之于众,
  我想,
  咱们对事不对人的做法,
  朝廷里面的两派都没话说吧?”
  李师爷捻着胡须笑道:
  “大人深谋远虑,佩服。”
  。。。。。
  常府距离宁府大约三百里,
  说起来也是南方的大府,
  下辖八个县,
  人口超过百万,
  作为和宁府一样的沿海城市,
  转输便利,经济发达,
  土地肥沃,稻谷两熟,
  称得上是鱼米之乡,
  无愧湖广熟、天下足的称谓。
  上次吴凡贪污军饷,
  最后被师爷吴敏做局所骗,
  吕小伟为了追回这些血汗钱,
  特意追到常府,
  在追讨的过程中,
  与何知府打过一次交道,
  当时因为吕小伟只是湖广巡按,
  虽然何知府看起来和蔼可亲,
  但难免自持四品官员的气度。
  两人仅仅见过一面,
  更谈不上深交。
  。。。。。
  三天后,
  吕小伟一行坐着马车进了常府。
  这次吕小伟明显是来找茬的,
  为了安全起见,
  只带了怜烟和张虎,
  小夏的这次受伤,
  让吕小伟深刻意识到,
  几个人中最没有自保之力的就是李师爷和小夏,
  所以当吕小伟宣布出发人选的时候,
  李师爷倒是无所谓,
  毕竟张虎这两年,
  跟着李师爷也学了不少知识,
  除了一身武艺,
  简单的文字记录是没问题,
  可是小夏正是少女的敏感时期,
  听说不带自己出门,
  一股被抛弃的感觉充斥全身,
  装可怜、绝食这些女孩子常用的招数,
  在吕小伟面前全部被拆穿,
  无奈之下,
  小夏只得泪眼滂沱的帮助吕小伟收拾好换洗衣服,
  一脸幽怨的目送三人离开,
  好像一个被遗弃的小媳妇,
  惹得怜烟一阵阵大笑。
  刚进了城,
  吕小伟让张虎找个大点的客栈,
  准备先落脚,
  在四处打探一下,
  这个何知府在民间的官声如何,
  谁知道刚走了一会,
  就被人群拦住了去路,
  吕小伟隔着马车,
  听见外面人声鼎沸,
  仔细一听,
  众人都在纷纷议论,
  “好惨啊,
  可惜了王家小姐了,
  生的如此俊俏,
  却是所托非人啊。”
  “谁说不是呢,
  这王家小姐幽会情郎,
  却落了个身死的下场,
  这下名节也毁了啊。”
  “这么明显的案子,
  你看何知府还在那里磨蹭着不肯结案,
  怕是在索要好处啊,呸!”
  听见外面的议论,
  吕小伟大概明白了,
  这是前面发生命案了,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情杀案,
  吕小伟正在思索,
  听围观百姓的议论,
  这个何知府好像比较爱财啊,
  自己等人不如等他索贿成功,
  再来个人赃并获,
  岂不是省时省力,
  假如他并没有索贿,
  自己再去衙门吊刷案卷,
  如果何知府所判案件中,
  没有发生冤假错案,
  那自己宁可得罪张首辅,
  也不能让好官心寒不是?
  就在吕小伟心中思量的时候,
  偏偏忘记了,
  自己的义妹怜烟姑娘最是嫉恶如仇,
  尤其是发誓要斩尽天下负心男子,
  听见有女子被情郎所害,
  当即火冒三丈,
  一个健步就冲了下去,
  吕小伟一看,
  暗叫一声“糟糕。”
  怜烟并无实体,
  平日里和别人距离较远还罢了,
  这会人群拥挤,
  难免被有心人看出端倪,
  当即对着张虎大喊:
  “驱开人群,保护怜烟!”
  其实吕小伟的这句话,
  放在古代这也没错,
  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
  一个大姑娘挤进人群,
  会有失节的嫌疑,
  要求保护并不过分。
  吕小伟的大喝,
  引得围观百姓全都回头看来,
  发现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
  从衣着相貌来看,
  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此时的手里却提着一把匕首,
  脸色铁青怒气冲冲而来,
  后面还跟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保镖,
  一脸的凶煞模样,
  腰间的刀剑已经拔出,
  围观百姓一看这种情形,
  赶紧让出一条路,
  生怕招惹无妄之灾,
  人群中还有几个泼皮,
  互相推搡着嬉笑,
  想借机能不能揩点油,
  谁承想张虎后发先至,
  上去一脚一个,
  就将几个踹到了墙角,
  引得其余众人哄堂大笑,
  没等吕小伟赶上去阻拦,
  就看见怜烟一脸的不甘心回来了,
  看见吕小伟道:
  “我还以为有姑娘被欺负了,
  正想替她报仇,
  谁知道那个所谓的情郎也死了,
  晦气!”
  从怜烟口中得知,
  她冲过去才发现,
  前面的王家绸缎庄二楼飘下来痛哭声,
  中间还夹杂着
  “我可怜的女儿啊”
  “你怎么这么命苦啊”之类的话,
  而在绸缎庄门口的街面上,
  同样躺着一具尸体,
  看着好像是高空坠落下来的,
  可惜运气不好,
  后脑刚好磕在了一块石头上,
  男人怒目圆睁的死在当场,
  怜烟恨恨的说道:
  “肯定是这个男人图谋不轨,
  杀害了那个王家姑娘,
  然后仓皇逃走,
  可惜老天有眼,
  让他摔死在这里,
  没落在我手上,
  算是便宜他了,哼。”
  吕小伟一边安慰怜烟,
  一边说道:
  “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
  凡事要以证据为准,
  你跟随我两年多时间了,
  就算以前没有接触过破案,
  这两年的审案过程,
  你就这么看着,
  也该学点吧?
  怎么还这么武断?”
  怜烟还是一副不服输的样子,
  刚想分辨几句,
  就听外面有人大声宣读文书:
  “本官常府父母官,
  勘验现场,查验尸体,
  现已查明事情原委,
  常府人士洪广,
  为人品行不端,
  于昨夜闯入王家小姐闺房,
  欲图谋不轨,
  遭遇王家小姐拼死抵抗,
  洪广将王家小姐残忍杀害,
  后欲翻窗逃跑,不慎摔落街面,
  一命呜呼,
  洪广因奸不成,故意杀人,按律当斩,
  鉴于人犯已经死亡,
  不再追究,
  判洪广家赔偿王家烧埋银子二十两。”
  听见外面的宣判声音,
  怜烟立刻得意洋洋,
  故意阴阳怪气对着吕小伟说道:
  “哎呀,
  看来义妹我现在也算是神探了呢,
  刚刚一眼扫过去,
  就已经知道事情原委,
  还要多谢义兄这两年的指点呢。”
  说完,自己首先憋不住了,
  咯咯笑了起来。
  吕小伟无奈的摇摇头,
  这个怜烟越来越古灵精怪,
  就是见不得其余女子受冤屈,
  不过,这种侠义之气,
  也是值得表扬的。
  听见外面的衙役开始驱散围观人群,
  吕小伟不想多惹事端,
  准备按照原计划继续暗访何知府的官声,
  谁知道就在路过案发现场的时候,
  吕小伟透过马车的窗户,
  随意扫了一眼还躺在街边的男性尸体,
  应该就是刚才所说的行凶的洪广,
  可是就是这一眼,
  让吕小伟看出了端倪,
  心里暗叫一声“不好!”
  在怜烟不明所以的眼神中,
  吕小伟大喊:“张虎,停车!”
  说完,还未等马车停稳,
  就一个健步跳下车,
  三步并作两步,
  径直走到尸体旁边,
  蹲下身子,
  皱着眉头仔细端详尸体的伤口,
  看见吕小伟如此的神情,
  张虎和怜烟哪里不知道,
  估计自家大人发现什么异常,
  张虎停下马车,
  刚要紧随其后,
  保护自家大人,
  却看见旁边驱散人群的衙役,
  也发现了蹲在尸体旁边的吕小伟,
  没等张虎喝止,
  这名衙役就拿着铁尺一边上前驱赶,
  一边嘴里骂骂咧咧:
  “这是谁家的傻相公,
  好端端的跑到这里来看死人,
  你还能看出花来不成?
  赶紧闪开,
  一会冲撞了知府大人,
  小心打你的板子!”
  张虎眼见衙役如此猖狂,
  大怒道:
  “钦封八府巡按吕大人在此,
  闲杂人等就地跪拜!”
  说完,背靠吕小伟,
  右手高举腰牌,
  双目圆睁的看着众人,
  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模样,
  张虎一句话喝出,
  却是吓傻了一众衙役,
  什么官?
  八府巡按?
  不会是那位官场鬼见愁吧?
  这下踢到铁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