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狗官到青天:我有系统我怕谁> 第96章 “鬼夫妻”案(3)

第96章 “鬼夫妻”案(3)

  仵作刚要验尸,
  凑近一看,
  惊叫道:““啊?怎么是他?”
  吕小伟听到如此异常的话,
  赶紧问道:“怎么,你认识他?”
  仵作回过神,
  赶紧回答:
  “启禀大人,
  此人叫诸五,
  是咱们古县的一间杂货部老板。。。。。”
  仵作话音未落,
  旁边的陈知县也惊呼:
  “死者是诸五?你没看错?”
  吕小伟越发觉得蹊跷,
  仵作本来就是古县人士,
  突然发现熟人死亡,
  惊讶一下,
  也是属于正常现象,
  你一个知县,
  好歹也是熟读经书,
  养气功夫也太差了吧?
  吕小伟不满的问道:
  “陈知县,你又是为何如此惊讶?
  一个杂货店老板,不至于吧?”
  陈知县也觉得刚才自己有点事态,
  讪讪的禀报:“启禀大人,
  下官之所以如此惊讶,
  是因为下官正在侦破的人命案件,
  其中死者就是这个诸五的结发妻子。”
  吕小伟闻言,
  顿觉这两件事可能中间有联系,
  于是命令仵作继续验尸,
  让陈知县详细讲述诸五妻子的案发经过,
  并安排人回去将诸五妻子的案卷调过来。
  两日前,
  快要中午的时候,
  有个小伙子来县衙报案,
  说是县城东边的杂货铺内有人死了,
  陈知县一听,
  人命关天,
  不敢懈怠,
  赶紧就带着大队人马冲过去。
  这间杂货部的正门就开在街上,
  属于前面房子当商铺,
  穿过货架和柜台,
  后面连着一个小院子,
  有北、东两间屋子,
  西面是柴房和厨房,
  院子的西北角落开了一个小小的后门,
  后门的外面就是一条小巷。
  等到陈知县带队到了杂货部门口,
  才发现正门紧闭,
  询问报案的小伙子才得知,
  他们都是从后门进入到诸家的,
  陈知县安排衙役,
  将诸家先是团团包围,
  这才绕道后门,
  一进去,
  就询问众人,
  如何得知这家有事,
  众人都看向院中坐着的一位老妇人。
  随着众人的目光,
  老妇人颤颤巍巍的起身,
  向陈知县行礼后,
  这才道出真相。
  原来,王大娘是杂货部诸五家的邻居,
  因为前段时间,
  这家老板诸五要去邻县送一批货,
  两人膝下无儿女,
  家里就只剩下年轻的妻子诸氏,
  所以诸五临走的时候,
  专程拜托邻居王大娘,
  没事的时候过来陪陪诸氏,
  也算是有个伴。
  邻居王大娘也是寡居,
  前些年老头去世,
  女儿也出嫁了,
  加上王大娘本就是热心肠,
  眼看诸五专程来拜托这点小事,
  还带了一些礼物,
  自然满口答应,
  所以这几天王大娘有事没事就过来转转,
  和诸氏说说家常,
  一起纳个鞋底啊,缝补个衣服之类。
  今日早晨,
  王大娘像往常一样,
  过来诸氏家的后门,
  敲门喊话都没人答应,
  王大娘以为诸氏还没睡醒,
  也就直接回家了,
  可是一直到了快晌午,
  王大娘还是敲不开门,
  也没人回应,
  王大娘还以为诸氏是不是生病了,
  所以就叫来旁边的几个小伙子,
  让他们撬开诸氏家的后门,
  王大娘让众人一起进去,
  假如诸氏真的病情严重,
  还得靠着几个小伙子,
  一起抬去医馆才是。
  可是当众人再次敲门没人答应,
  大家合力撞开房门后,
  眼前的一幕吓得众人惊呼不止,
  原来引入眼帘的,
  居然是诸氏挂在房梁的情景,
  两条腿随着门口吹入的风轻轻晃动,
  青紫色的脸庞,
  微微吐出的舌头,
  一头长发也凌乱的散在肩膀上,
  惊呆的众人,
  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见多识广的王大娘率先开口:
  “大家别动,
  如今诸五不在家,
  咱们又是撬锁,
  又是撞门,
  还是报官吧,
  大家还可以互相做个证。”
  说完,王大娘安排一个腿脚快的小伙子去报官,
  众人都先待在院子里面等着。
  。。。。。。
  陈知县听完王大娘的叙述,
  又挨个询问了参与破门的在场人员,
  发现和王大娘所说一致,
  而随后的仵作的验尸结果也出来了,
  这个诸氏确实是死于上吊自杀,
  加上屋内没有翻动的痕迹,
  至于有没有贵重物品丢失,
  这只能等诸五回来再一一查看,
  陈知县听见仵作的判断,
  正准备以诸氏自杀结案,
  这时候王大娘却是提出一个疑点:
  “大人啊,
  这个诸氏不会是自杀的,
  昨天我们一起纳鞋底,
  傍晚分别的时候,
  诸氏还让我今天来,
  带着已经做好的鞋面,
  教她怎么把鞋面鞋底纳在一起,
  试问,一个想要当晚自杀的人,
  会安排第二天的事情吗?
  还有,
  诸氏前几日看见我带的一支金发簪,
  样式好看,
  就让我借给她,
  让她描画个图案,
  想要自己也打造一支,
  大人请看,
  诸氏的尸体头发散乱,
  哪里有发簪的踪迹?
  我的那个发簪可是祖传的,
  加上上面镶嵌的宝石,
  足足百两纹银以上,
  请大人明察。”
  陈知县一听,
  也觉得不能这么草率结案,
  万一办成了冤假错案,
  那不但会影响仕途,
  再结合最近两年朝廷的邸报,
  上面有一个湖广巡按吕小伟,
  天天没事干,
  就到处给人找茬翻案,
  都翻成了“官场鬼见愁”,
  自己如果遇上这种人,
  那丢了乌沙倒在其次,
  恐怕自身难保啊。
  想到这里,
  陈知县让仵作再次详细的验尸,
  自己在几个屋内四处查看,
  结果除了没有发现王大娘所说的发簪外,
  却是没有发现其他任何疑点,
  而仵作赌咒发誓的说,
  验尸几十年,
  上吊自杀见过无数,
  不可能会看错的,
  眼见到了这一步,
  陈知县只得作罢,
  告诉王大娘再继续回想一下,
  除了发簪,
  还有什么反常的,
  最后安排两个人将尸体运去义庄,
  暂时封锁诸家,
  等诸五回来,
  再查找线索。
  谁知道,
  仅仅过了一天,
  就被一名五大三粗的大汉,
  拿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牌子,
  说是城外发生命案,
  让陈知县带领众人前去,
  配合御史大人查案,
  陈知县走在路上的时候,
  一直都在思考,
  自己是不是最近流年不利,
  怎么连续发生命案,
  而且居然让御史大人先发现,
  谁知仵作居然认出来,
  这名死者就是上吊自杀的诸氏的男人、诸五。
  这不是巧了么,
  夫妻二人,
  居然在不同的地方都死了,
  你要说这是巧合,
  鬼都不信吧?
  。。。。。。。
  吕小伟听完陈知县的复述,
  又接过诸氏上吊案的卷宗,
  仔细研读过后,
  发现和陈知县所说一致,
  整个案卷,
  除了到底存在与否的发簪,
  并没有其他明显证据,
  证明这个诸氏是非正常死亡。
  而陈知县也在案卷中写下自己的假设,
  说不定是那个王大娘,
  看见人死了后,
  杜撰出来这么一个发簪,
  只是想着诸五回来,
  骗点银钱而已,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发簪。
  。。。。。
  这会儿仵作也对诸五验尸结束,
  和刚开始吕小伟的判断一致,
  诸五是被人用钝器击打后脑致死,
  全身再无明显伤痕,
  这里有拖拽的痕迹,
  证明这件茅草屋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按照仵作根据尸斑和腐烂情况来看,
  这个诸五的死亡时间大概是三天前!
  听见这个死亡时间,
  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因为诸五的妻子上吊的时间,
  也正是三天前的晚上!
  两天前的早上发现的。
  又是巧合?
  分隔两地的夫妻二人,
  在同一天时间内,
  一个被人打死,
  一个上吊自杀,
  心灵感应?扯淡吧?
  这又不是现代,
  大家打个电话,
  相约一起共赴黄泉。
  要说这里面没有事,
  估计傻子都不信。
  吕小伟用眼睛偷瞄了一下诸五的鬼魂,
  这个糊涂鬼听见自己妻子诸氏在同一天上吊自杀,
  就一屁股坐在地上,
  眼神傻傻的盯着自己的尸体,
  一脸痴呆的样子,
  旁边的桂花也知道了这个诸五原来是有老婆的,
  只是他的老婆在同一天死了,
  不由同情起来,
  在旁边轻抚诸五肩膀,
  安慰着这个突遭横祸的男人。
  吕小伟本来挺烦这种儿女情长的,
  但是眼神不经意的扫过桂花,
  脑中突然冒出一个问号,
  对啊,
  根据自己以往和鬼魂打交道的经验,
  诸五的尸体在这里,
  他的魂魄在这里无可厚非,
  虽然没有搞清楚鬼魂的产生条件,
  但是鬼魂肯定是跟着死亡有关的物品,
  既然诸五的鬼魂在这里,
  那么说不定杀害诸五的凶器也在这里!
  想到这里,
  吕小伟又看了一眼桂花的鬼魂,
  心里不禁有点疑惑,
  这个桂花的鬼魂,
  为什么在这里呢?
  吕小伟着急众衙役,
  安排道:
  “你们所有人,
  以这具尸体为圆心,
  扩散搜索一把金属榔头之类的凶器,
  如果有发现,切记不要翻动,
  直接回来禀报,
  我怀疑杀害诸五的凶器,
  就被遗弃在附近,
  开始吧。”
  对于吕小伟的安排,
  一众衙役就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
  旁边的陈知县虽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但是心里确在暗暗嘀咕,
  这位御史大人也太神了吧?
  他怎么知道杀人凶器在附近?
  如果放在另一个和诸五有关系的人这样说,
  我都要怀疑他是凶手了。
  就在陈知县胡思乱想之际,
  突然听见一名屋后搜索的衙役高呼:“找到了!”
  陈知县听见后,
  看向吕小伟的眼神都不对了,
  太夸张了吧?
  你怕真的是凶手?
  你怎么知道凶器就在附近的?
  这个世上真的有未卜先知的人?
  吕小伟顾不上管陈知县的想法,
  循着声音就大步走去,
  在茅草屋的后面,
  一处乱草丛中,
  众人定睛一看,
  果然有一个带着血迹的木柄锤头,
  旁边还有几个沾有泥土的铁锹,
  散乱的丢在地上,
  吕小伟凑近一看,
  遗憾的发现虽然这把木柄锤头上面沾染着血迹,
  在木柄上却没有发现血手印之类的指纹,
  按照现在的侦破条件,
  根本提取不了任何发现凶手的证据。
  陈知县看着面带遗憾表情的吕小伟,
  心中更是不解道:
  “大人神机妙算,
  运筹帷幄,
  现在已经发现凶器,
  为何下官总觉得大人好像还不满意?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吕小伟的遗憾没法解释,
  总不能说是感叹如今的科学技术不好,
  不然只要根据这个锤头,
  就直接能锁定凶手了?
  对于陈知县的疑问,
  吕小伟含糊说道:
  “本官只是感叹命运不公,
  一日之间,
  夫妻两人分别在两地丧命,
  张虎何在?用布袋把这把锤头装起来,
  让仵作带着手套来拿这个凶器,
  别沾染你们的掌纹指印!”
  按照鬼魂只能在与死亡有关物品一定范围之内活动这个定律,
  吕小伟让张虎先带着小夏、李师爷去县衙,
  自己打着在附近带人再仔细搜索的旗号,
  留下来看看诸五和桂花的鬼魂会不会发生变化,
  一刻钟后,
  吕小伟果然发现诸五的鬼魂,
  不由自主的不断向张虎离开的方向挪动,
  好像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
  拽着诸五向前走去一般,
  而桂花的鬼魂居然没有跟随一起移动,
  吕小伟先是给了桂花一个别慌的眼神,
  看着桂花慢慢冷静下来,
  重新跪在了墙角。
  眼前发生的一幕,
  和吕小伟的预想可不同,
  吕小伟当时猜想,
  诸五和桂花的鬼魂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必然和死亡有关的物品也在附近,
  有可能杀害诸五和桂花的是同一人,
  那么就有可能是使用的同一件凶器,
  现在的结果来看,
  杀害诸五的是那件锤头,
  这个是铁定无疑了,
  那么桂花到底是怎么死的?
  凶器又在何处?
  不会是刚才凶器旁边的铁锹吧?
  想到这里,
  吕小伟又重新回到茅草屋后,
  蹲在草丛中,
  仔细观察那几把铁锹,
  吕小伟从身上掏出自己让小夏缝制的手套,
  轻轻翻动几把铁锹,
  发现上面沾染着一些干涸的泥土,
  想必已经很久没有使用,
  除此之外,
  并无任何血迹。
  陈知县在旁不解的问道:
  “大人在找什么?
  凶器不是已经找到了吗?
  这几把铁锹难道有异常?”
  吕小伟并没有回答,
  而是起身后,
  打开了自己的望气术技能,
  环视四周,
  想要再找找不同之处,
  结果,
  这不看不知道,
  饶是吕小伟这种见多识广之人也是震惊不已,
  原来,
  周围的草丛中,
  有多个地方,
  都隐隐约约飘出一丝丝红色怨气,
  被茅草屋吸引,
  贴着草地飘过去,
  这才形成了,
  当初在树林外面,
  吕小伟看见的那股直冲云霄的红色怨气!
  加上诸五和桂花两个鬼魂的出现,
  这才误导了吕小伟,
  以为飘出红色怨气的只是那座茅草屋。
  更让人震惊的是,
  飘出红色怨气的地方,
  实在太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