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一品仵作妃> 052 尘起硝烟(3)

052 尘起硝烟(3)

  风因淡淡地看了一眼怜筝,目光却轻柔温和。
  “我知道了。”
  他伸手撩了她不经意抿进唇角的发,将发丝别到脑后,这才道:“其余的不要再查下去。”
  “和你有关吗?”怜筝只想问他一句。
  你有危险吗?
  “有。”风因不紧不慢道:“所以你别查了,剩下的交给元九去办。”
  “欧阳硕死了,他的同党……”怜筝拍了拍手肘上沾的灰,有些为难。
  风因看着她耸了耸鼻尖,有话藏着掖着不说完,心里又想笑又得忍着。
  “你只管朝欧阳硕身边的人下手,其余的,让十三帮你。”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怜筝便摘了手里的素布手套,收了解剖刀,乖张地收敛了性子,不紧不慢地出了地牢。
  查不查她心里有数,眼下,这些还是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当务之急还是抓同党!
  欧阳硕的死因蹊跷,怜筝虽然验完,却是未能将答案公之于众。
  风因对外交代怜筝的验尸结果是欧阳硕畏罪自尽了。
  欧阳硕一死,名义上县衙对摧花案同党的下落就难以追查。
  慕清河和萧北顾将欧阳府上下查了个遍,终于在欧阳硕的房间床底找到了密室的入口。
  密室陈设简单,唯有一张木桌和一张木板床。
  木桌上唯有一副下人用的茶具,木板床上有一副简单的铺盖,另外在内处角落地面上铺有一块新钉的木板,上头有硬木杠尚未去除。
  木板上有点点斑驳血迹,加之木杆的宽度与拾翠、赵丽、徐穗背后的淤青痕一致,此为作案地之一。
  怜筝只在查封那间密室的时候去过,接下来便回了义庄,其余的事情都交给了萧北顾。
  那日过后,风因行迹诡谲,足足消失了一日后,才让十三送来了一封书信。
  书信内容极其简单,第一页是欧阳硕临死前对风因透露的线索,他跪求风因保其党羽一命,只是话未说尽,欧阳硕便死了。
  书信尚未看完,就听见十三从宅子外开了门,像是迎了谁进来。
  难不成是他回来了?
  怜筝搁了手里的信件,起了身,披了件外衣,就朝门外走。
  刚走到门口,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谢娇娘。
  谢娇娘手里提着一篮子东西,盖了层白布子,瞧见怜筝出了门,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阮姑娘生得别致,瞧这眉眼,若换了寻常女装,怕是连我家姜女都比不上几分。”
  这话说得夸张,莫不是有事情要来求?
  怜筝按捺下疑问,清浅一笑。
  “谢娇娘嘴甜,怜筝不敢当。”
  谢娇娘说完话,尴尬了刹那,朝怜筝身后偷瞄了瞄,“姜女可是在屋里歇息了?”
  “谢娇娘不如直来直往,怜筝好知晓如何帮?”怜筝面上看不出情绪。
  总不能是姜女那丫头带着二墩子又跑哪儿玩去了?
  谢娇娘将篮子塞进怜筝怀中,这才说明了来意。
  “我昨个儿请了媒婆帮姜女问了亲事,以前也没见她闹脾气,昨个儿不知怎的发了火就跑了,我听二墩子昨日说姜女来寻了你,你可别想帮她瞒我。”
  谢娇娘见怜筝蹙眉,连忙道:“阮姑娘,你就替我哄上一哄,别让那些个儿邻居嚼了我这二娘的舌根,怕是姜老头再生气上头。”
  “姜女没在我这……”
  怜筝心下不安,生了几分担心,忙道:“她昨日何时出的门?”
  “昨个儿上午与我吵嘴几句,扭头就出了门,那时候我也在气头上,却也记着让二墩子跟着姜女去。”谢娇娘这二娘也是难做,轻叹口气。
  怜筝清眉一蹙:“二墩子能顶个什么事儿,万一姜女半途赶了他回去,不还是一个人吗?”
  “可我方才问过二墩子,他说昨个儿他就送到姜女到了义庄,姜女才叫了他回来。”
  谢娇娘件怜筝面生怒意,这才觉着不对。
  怜筝说话办事向来谨守规矩,话里话外也不像是知道她们昨天吵嘴的具体内容,反倒是句句都怪在了她没好好顾着姜女。
  姜女平日总是说怜筝呆在义庄,不是在外头看书就是在里头看书,一天若是不验尸连话都说不上十句,常常闹着等歇了几日要来吵她。
  方才见着个小公子,着实吓了谢娇娘一跳,可现在听这话,只觉得更发慌。
  怜筝的眼眸凉得有些吓人,她盯着谢娇娘,一字一句道:“姜女没来过我这儿。”
  天色还亮着,谢娇娘却觉得眼前蓦然一黑,险些就栽倒在地。
  怜筝忙扶住了谢娇娘的手,见她以手扶额,闭了眼,嘴里却还在碎碎念叨。
  “怜筝……就算我昨个儿话说过火,那会儿我在气头上,即便是亲娘哪有不骂自己孩子的,这些年我从未对姜女苛待过……”
  谢娇娘睁眼,已是含了泪花,“快来姜女出来跟我回去,别闹了。”
  “谢娇娘……”怜筝的手腕都让谢娇娘抓疼了,怜筝却未吭一声。
  谢娇娘从她扶着的双手间颓然坐下,怜筝眸中隐痛,但也深知这未必就是出事了。
  “十三。”怜筝朝十三看过去,定定地望着他:“替我去寻姜女的下落,就算是整个北县都翻过来,也一定要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
  十三平日里吊儿郎当的,这会儿见怜筝着急,却是认真了,他点了头,速速出门办事。
  怜筝使尽了气力,这才扶起了谢娇娘。
  怜筝让她坐在石桌边上,宽慰道:“许是姜女想想又去了别处,莫要着急,我已让十三去寻了姜女,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二墩子说……他亲自将她送来了这里……怎么可能……也许是别处……可她还能去哪里?”
  谢娇娘面色惨淡,却是不敢再想。
  “二墩子说的话有时候也不可全信,昨个儿我不在,所以姜女见我不在,许是去了县衙找我。”
  怜筝心里有了主意,笑道:“您先回去,我片刻后去趟县衙,姜女许是宿在了慕大人的客房,从前我经常这样教她,我这会儿倒是忘了。”
  谢娇娘缓过神来,虚虚一看,“当真?”
  “你可见我何时诳过您,我猜她十有八九是没寻着我,去县衙了。”
  怜筝一拍脑袋,面上露了笑,仿佛当真是忘记这回事了。
  谢娇娘起了身,怜筝欲扶住她,她却握了握怜筝的手腕。
  她低着头,道:“那我先回去,县衙我一介民妇进不去寻人,便有劳你去替我寻上一寻。”
  怜筝手上一重,那筐篮子还是塞到了她的掌心。
  谢娇娘出了门,怜筝眼底的笑终是冰凉了。
  她撩开那素布,里面是姜女平日最爱吃的云英鸡蛋和蜜枣尖儿。
  谢娇娘素来无女,却也是将姜女当了亲生女儿放在心窝上来疼的,不止是姜女自己知道,就连怜筝也知道。
  谢娇娘出了门,没一会儿,十三便从门外绕了回来,在门外站定,手里拿了点东西。
  怜筝冷着脸上前,十三将东西递了过来。
  那是姜女手上的草链子,平日里经常她自己也时常编织着玩耍。
  这一条是怜筝唯一并且亲手编的,送给姜女的那一条。
  怜筝用藤草泡了花枝水,又染了丹蔻,费了不少时间才弄成了朱红色。
  日头正好的时候,姜女戴在手上,又香又好看,朱红色总能衬得姜女肤若白雪,故而姜女喜欢的不得了,无一日不佩戴。
  草链已经被扯断成两半,上头的几颗珠子都不知去向了。
  真的出事了……
  ★
  怜筝带着十三赶到了县衙,姜女自然不在这儿。
  方才的话都只是怜筝为了让谢娇娘安心才胡乱编造的。
  眼下慕清河不在,但是萧北顾和其他的捕快都在。
  怜筝将这件事细细交代,萧北顾立刻分散了捕快,分拨成四批,分别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寻找姜女的踪迹。
  怜筝自己也上了街,说要单独去寻。
  十三原是被安排去了翠林,可一听怜筝要自己去寻,说什么也不肯离了她,非要守着她,最后只能让萧北顾去了翠林。
  十三可是风因安排在怜筝身边的,若是他走了,出了事,只怕给不了主子的交代。
  今儿也不是什么节日,怜筝却生平第一遭觉得街上的人如此之多。
  怜筝头回对商铺小摊都是不避不闪,街上的人指指点点,她也全然顾不上了。
  一家店一家店地找,一层楼一层楼地翻,可是哪儿也没有人见过姜女。
  从日上三竿到日落西山。
  找尽了东西两条街的所有店铺。
  等从最后一家店出来的时候,怜筝这才想起自己,似乎连一粒米都未进,一滴水都未尝。
  十三捧着手上的肉包和水袋追了好几回,怜筝却恍若未闻。
  “阮姑娘,你就先吃上一口,你若是累坏了,主子怕是要教训我。”
  十三都急红了眼,取出一个滚着热气的肉包先塞进怜筝掌心,再将其他都塞入她怀中。
  额头被黏腻的汗水染了几缕发丝,后背的衣襟怕是已经湿透了。
  怜筝愣愣地低头看了眼满怀的肉包,“好,等我去对面问完最后一家。”
  她走到街道中央,沉默地看着周围来往的人群纷纷退往两边。
  十三的手猛地伸去拽了她的手,没想到失了手,连袖子都没拽住。
  怜筝顺着人群跟过去,猛然被人一撞,失了重心,摔坐在地,怀中的包子滚落一地。
  人群中央有人策马而来,灰扑扑的粉尘带着旋涡踩踏着大地扑面而来。
  十三一跃而上,挡在了怜筝的身前,抽出腰间软剑直指所来之人……
  怜筝摔疼了手,蹙眉抬头去看。
  究竟是谁,竟在这闹市之上,策马奔腾,也不怕扰了百姓的安危。
  中断的马蹄声迅速止在了十三的身前,她只看见那马背之上,有一黑衣男子身着骑装,右手执鞭,冷眼盯着在街道中央挡路的他们。
  “大胆!何人敢阻晟王之路,找死不成!”(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