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宋行医人> 第85章 金牌内鬼 拼图就位上

第85章 金牌内鬼 拼图就位上

  秦琪心中狂喜。
  有这两个历史上着名的宋奸做内鬼,何愁大事不定?
  历史上的吴昊本姓胡,如今他已不必再改换姓氏。
  根据《宋史》、《宋会要辑稿》、《长编》记载,张元不但策划并主导了西夏对北宋的三战,而且完善了西夏的内政体制和民生经济。
  张元和野利仁荣,是元昊最倚仗的两大谋主。
  而且,张元这天杀的贼厮鸟在历史上够狠够绝。
  在历史上九年后的庆历三年时,元昊有意与大宋议和,张元还极力劝阻。
  他对大宋到底有多大仇多大冤?
  万幸元昊未采用他占城以汉人守御之策,否则北宋很可能要提前南迁。
  知道有如此人物,秦琪当然要将他转变为自己人,派他去西夏做内鬼祸祸西夏人。
  他完全有能力成为金牌内鬼。
  他心中做是念,看向张元和胡昊的眼神便不免炽热起来。
  他这眼神将这两个落魄书生吓了一大跳。
  杜衍适时插口:“小乙,老夫与令尊,已先后同此两位义士商谈过,他们愿效仿苏秦,入西夏做死间。”
  太史公做的《苏秦张仪列传》,是一篇故事精彩的散文传奇。
  根据两千年来史学家反复考证,苏秦不但比张仪年幼三十多岁,而且他从未挂过六国相印,他只是感念燕昭王知遇之恩的死间。
  之所以出现如此谬误,是由于史料佚失严重,太史公又是自费的私人编撰行为,所以他不可能发动举国之力帮其搜集史料。
  刘彻时没有可书写的纸,简册与相对于纸,比铜钱与银子还要夸张。
  要知道,一锭五两官银,便可兑换近百斤铜钱。
  遑论秦始皇还当柴火焚了许多儒家典籍。
  由是,可想而知,太史公在着《史记》时,其搜集史料难度有多大。
  所以我们不但不能苛责太史公脑补,还要赞叹《史记》成书不易。
  作为二十四史之王者,《史记》的地位毋庸置疑。
  秦琪如今的推理能力愈发强大,他刹那间便脑补出老爹的全部谋划。
  仿佛是在印证他的想法,赵祯对吕夷简道:“吕卿家,为朕下两道诏令,秘令皇城司先行将两位义士家人、族亲接回汴京,朕必厚待他们。
  待其家人平安抵京后,吕卿家再下第二道诏令:华州张、胡二人私通西夏,此两家满门抄斩!
  待西夏平定之后,朕当亲自出城迎二位义士荣归,吕卿家提前拟好诏书:两位义士寄禄官为左、右尚书令,加特进阶,授柱国勋,封开国郡公。”
  这些官、阶、勋、爵,都是从二品,可见赵祯对这两人是何等重视。
  而且体现赵祯诚意的地方还在于,他并未授二人馆职和任何差遣,因为台谏言官们决不可能允许。
  秦琪冷眼旁观这两个三十多岁落魄汉子的表情,见他们拜倒叩首、连连谢恩,顿时心中大定。
  这两人既然参加过多次两试,那么他们一定熟知大宋官制。
  赵祯如此安排,已尽量为他们规避了可能来自言官们的弹劾。
  不消多说,这一定是出自老爹的手笔。
  这两个在历史上翻云覆雨的汉子,能力自然无需赘言,关键便在于忠诚度。
  有其家人、族亲作为威胁,还有足以让此二人名留青史的巨大荣誉作为诱惑,这两个死间想必不会反水。
  更何况,立下如此大功后,这两人的子孙还愁恩荫前途?
  古往今来,纵观宇内,各国家族荣誉始终高于个人荣誉。
  世界上那些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家族,莫不如是。
  这绝非神州人专利。
  秦琪觉得,此事稳了。
  于是乎,他对这两位刚刚站直的汉子拱拱手。
  “两位先生,元昊新丧谋臣,二位在演足苦肉计之下,必会受到元昊重用。此次对西夏作战方案,不知两位先生是否已清楚?”
  赵祯忍不住插口:“小乙,他们当然清楚此事,问题是你清不清楚?至今应该还没有人告诉过你吧?”
  张元胡昊二人面色古怪起来。
  哦,你这毛头小子教训我们半晌,合着你本人还不清楚这计划?
  你是在逗我们?
  秦琪对赵祯拱拱手:“官家,虽然无人告诉孩儿,但孩儿基本已通晓全盘方案。”
  赵祯极为诧异:“小乙,你竟有如此本事?你且说来听听?”
  秦琪偷偷瞄了有些不服气的张元、胡昊,心中冷笑:老子今日不露上一手,你们一定不服!乖乖看老子表演吧!
  这两人可是敢写“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这种话的狂生!
  秦琪今日若不能镇住张元这种人,今后大宋将完全陷入被动境地。
  赵祯不愧是天才导演。
  天知道他是不是故意导演的这出戏。
  杜衍送上助攻:“小乙,你这些日子不是在着书,便是在治病、忙庆典,你有暇听诸位边帅聊军策?”
  吕夷简闻弦歌而知雅意,笑着开口。
  “世昌有所不知,方才李国公说,小乙除今日与边帅聊了聊军需之外,并未与他们探讨过军策,是以老夫也对此甚是好奇。”
  晏殊也反应了过来,当即笑道:“老夫也可以作证,秦少师已声明,有关军策的一切,他与其他人并未告诉过小乙。”
  所有人均将目光投注到秦琪身上。
  秦琪对赵祯和宰、枢、计三位正相拱拱手。
  “官家,诸位相公,目前大宋定计之基础,本来便是小子所奠定,此话不假吧?”
  赵祯笑着挥挥袍袖:“少说废话!速速说出你的猜测!”
  秦琪再次以眼角余光瞟了一眼两个内鬼。
  见那二人神色认真起来,他嘴角微微翘起。
  你们真当老子是个富二代加官二代?好吧,这年代管后者叫衙内。
  如此看来,老子苟得简直太成功了!
  看来你们是真不清楚,老爹的所有谋划,都在我预料之中!
  于是乎,他直起身对张元和胡昊侃侃而谈。
  “两位先生切记,大宋此战之首要目标,或者说最关键目标,并非占据西夏几个军州,而是夺取横山控制权!
  两位先生无需关心大宋如何做到此点,你们只需在大战开启之前,将元昊的注意力转移到西部归义军边境即可。
  至于大宋如何说服其出兵,你们更不必关心!归义军出兵前,自会有人为你们送上情报。
  待元昊将大军陈至西部后,他欲亲自披挂之时,你们务必尽力劝阻,并为他分析契丹或将突袭其东部边境。具体情报,届时仍会有人送至你们二位手中!
  其后,你们要尽快赶向甘州,想尽一切办法,最好亲自上阵督战,打退回鹘及归义军联军,此时,西夏东部契丹刚好发动突袭。
  如此一来,你们便成功赢得了元昊的信任。剩下之事,你们随机应变即可。元昊诡诈多疑,你们要谨防过犹不及!”
  张元和胡昊陷入沉思。
  秦琪所说的话,信息量委实太大。
  秦琪不再理会这两人,而是对赵祯拱拱手:“官家,王相公想必已对战略战术进行了调整。
  这一战,咱们提前十日自高昌回鹘伊州发动,目标直指甘州。”
  伊州是哈密,甘州是张掖,伊州甘州两大军事重镇之间,隔着沙州、瓜州和肃州,也就是后世酒泉和嘉峪关。
  更为微妙的是,目前归义军名存实亡,《宋史.夏国传》记载:“八年,瓜州王以千骑降夏。”
  这个八年指的是天圣八年,西历1030年。
  呵呵,说曹贤顺景佑三年1036年投降西夏的百度百科,就是这么不靠谱。
  “瓜州王”三个字,指的自然是归义军曹氏当家人,据许多宋史学家考证,应是曹贤顺的弟弟曹贤惠。
  因为在天圣八年沙州回鹘攻打归义军时,曹贤顺已战死。
  如今真正控制这三州的,是打着归义军旗号的沙州回鹘诸蕃部。
  由于秦琪的多方阻挠,历史上,本该是元昊疯狂扩张期的明道二年、景佑元年,元昊处处受阻。
  由于大宋和唃厮啰的巨大压迫力,元昊在占领了凉州(武威)、甘州回鹘后,西进的脚步被迫中止。
  秦琪继续侃侃而谈。
  “官家,只要让元昊将大军陈至甘州,则此战,大宋已赢了一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