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宋行医人> 第8章 逸兴遄飞 猛泼冷水

第8章 逸兴遄飞 猛泼冷水

  赵祯仔细看过滩涂后,放下望远镜,看向秦琪。
  “小乙,再来几发试试!几百贯而已,朕出得起!”
  恰好秦琪也想试试这种榴弹炮的发射速率,如今既然有人报销,他何乐而不为。
  于是,他将炮口平移,径直站到山炮的击发器旁。
  “轰”、“轰”、“轰”
  秦琪默默记录着时间。
  在平移炮口的情况下,山炮一分钟射三发,完全不成问题。
  若无需调整水平角度,一分钟达到五发都有可能。
  炮管持续处于工作状态,只要不过热,炸膛的风险就会大幅降低。
  那滩涂距此处,足有八里之遥,这远未达到山炮的射程极限。
  所以,理论上只要有二十门山炮,便足以抵御三万铁鹞子。
  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铁鹞子五十迈的冲刺速度,从炮兵侦查手发现铁鹞子,到铁鹞子突破山炮射程,有六公里的距离。
  咱们就当铁鹞子的马是神马,载着两百斤重量,可保持五十迈冲刺八分钟。
  在这八分钟时间内,也足够二十门山炮发射八百发炮弹。
  即便按照每发炮弹杀伤二十骑来算,如此高的战损比,铁鹞子焉能不溃败?
  这种填充炸药的开花弹,面对大军过万、无边无沿的密集阵型,可能每发仅仅杀伤二十骑?
  他们不是人和马,而是元宇宙中的人工智能?
  他们不但没有恐惧等七情六欲,而且头脑灵活如计算机?
  遑论马匹受惊,还会造成铁鹞子阵势大乱。
  所以,二十门山炮不但足以抵御西夏骑兵,还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
  他们毕竟不是没情感的机器人。
  所以,当斥候从弹坑处跑回来汇报后,赵祯的嘴就再也没有合拢过。
  耶律槊古更是恨不得将秦琪就地正法。
  她已经彻底领悟了七郎的意思。
  好在这领悟并不痛,她又不是第一次。
  她准备劝耶律宗真,不要妄想增岁币,取消北宋交的岁币才是正途。
  这炮口可以瞄准西北,当然也可以瞄准正北。
  燕山天险又如何?几炮打下去,渝关何存?
  再说,有这种利器,筑城还有意义?注意,榴弹炮是仰射的!
  城后的人都被轰没了,要城池何用?守了个寂寞?
  赵匡胤当年要是有榴弹炮,用得着杨继业?赵二一定顺势将燕云十六州一并收入囊中,挥兵塞外,持玉斧指向遥远的贝加尔湖…啊呸,是北海。
  “这都是朕的地盘!谁敢不服?”
  耶律槊古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她暗下决心,今晚一定要用新姿势努力奉迎小乙哥,顺便与他探讨一下腹中这个宝宝的未来。
  赵祯逸兴遄飞,唤来狄青。
  “爱卿,你觉得,多少门山炮可抵御西夏?”
  狄青脱口而道:“回官家,二十门山炮,便足以荡平横山!”
  赵祯膨胀了。
  “西夏不足为患也!”
  秦琪有心提醒他一句,他这个想法很危险!
  在历史上,赵祯就因为轻视西夏而吃了大亏。
  而且,锰钢有多硬、炮管有多难切削,赵祯你知不知道?老子为了精磨那根炮管,死了多少脑细胞你清不清楚?
  老子为了制造那些标准件,连续多少天没睡过好觉?
  总之,你以为这山炮是你想造就能造的?还一口气二十门?没门儿!
  这门炮没出事,不代表下一门不会炸膛,无缝钢管的技术壁垒,老子实际上尚未突破!
  至于原因?还不是因为机床动力不够、型钢轧钢也无法完全轧到位!
  但碍于此地人多口杂,这些话他最终未说出口,只好浑身不自在地跟在山炮后面。
  他一边骑马一边默默盘算:
  步子还是迈得太大,结果导致这种榴弹炮无法量产。
  也罢,慢慢来吧,我先把标准件陆续造出来,炮管最后再加工便是。
  君臣一路欢声笑语,很快便回到了宣德门。
  歌功颂德之声不绝的他们,甫一进宫城,便见到任大郎正对着满朝朱紫贵做路演这一幕。
  一多一寡两群朱紫贵同时一愣。
  石元孙反应奇快。
  “官家,这重工计划,臣愿参股五百万贯!”
  正愁没钱造炮的赵祯欣然应允。
  秦琪忍不住泼冷水:“这位太尉千万慎重!重工计划周期极为漫长!”
  赵祯瞪了秦琪一眼。
  高处恭也不甘于人后:“官家,臣也愿出五百万贯!”
  赵祯看向晏殊。
  后者掏出笏板匆匆记下。
  秦琪继续泼冷水:“三五年内资金无法回笼,这位太尉务必三思!”
  赵祯不悦:“小乙,你先去城东作坊吧!”
  秦琪叹了口气,躬身拱手:“官家,臣有要事启奏!”
  他必须给膨胀的赵祯泼冷水,否则后果会极其严重。
  耶律槊古暗暗为他捏了把汗。
  也就是南朝义兄仁厚,若换成皇兄,小乙哥危矣!
  赵祯指向西侧文德殿:“随朕来!”
  狄青和郭遵当即跟随二人,掏出狙击弩站到殿外护卫。
  赵祯紧紧蹙起眉头:“小乙,你为何临时改变主意?”
  的确,秦琪后来的表现,完全悖于他们的既定计划。
  秦琪深深一揖:“官家,钢厂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且,每组高炉和转炉,均需配备安全工程师…就是安全吏员。
  再者,官家,造山炮难度极大,目前无法量产。”
  这几桶冷水当头浇下,让赵祯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秦琪当即解释:“官家,如今既已筹得巨资,臣便先以此资金建一座钢厂。
  其后,臣通过此钢厂锻炼、培养出来一批相关各专业的人才;
  最后,臣再以这批人才为基石,总结高炉、转炉建造经验,冶铁炼钢生产经验,大规模兴建钢厂!
  所以,官家,臣以为重工计划,还是应做好五年准备!此外,为震慑元昊,臣会在半年内造出五门山炮。
  官家,元昊对立国谋划已久,我大宋仍需以固守为主!如今不妨借契丹之势,以山炮之威,夺西夏一州之地,继续固守。”
  大宋的武德…好吧,将武德与大宋联系起来,对武德是一种侮辱。
  简而言之,文官定策略、宦官来监督、武将去背锅这个套路,就注定了大宋必须以固守为主。
  否则就算兵仙韩信转世,也救不了这无可救药的大宋。
  历史上,大宋对西夏三战,两次输给了神奇的宦官。
  宋初四名将,最不把宦官当回事儿的李继隆,战绩也最为彪炳。
  三川口之战,以刘平之老辣,郭遵之勇猛,兵卒们之效死命,只要宦官黄德和敢救援,至少也能打平。
  但溯本追源,还是文官们定计有大问题!
  若非秦琪横空出世,管军八位哪里有狄青位置?王贻永也早早被派去知天雄军,历史上,如今的侍卫亲军步兵都虞候,正是刘平。
  当然,在这个时空,如今的刘平身在西北,也算如鱼得水。
  看官们别认为刘平能力平平,他无论带兵还是武艺,都不在孙继邺之下,他与孙继邺的区别,只差一个好外甥。
  三川口之战,若非黄德和胆怯,刘平至少可全身而退。只可惜,那既是郭遵七进七出的高光时刻,又是他的绝唱。
  万幸王信突围而出,这才为大宋保留了一位不逊于狄青的大将。
  秦琪环顾四周,见略显逼仄的文德殿此时仅有他们二人,这才小心翼翼地掏出和平缔造者及使用说明。
  他手持枪管,将枪托呈给赵祯。
  “大人!此乃孩儿一片心意!请大人收好以防万一。”
  这把六发左轮,足以让赵祯应付宫变。
  赵祯对秦琪的这个称呼极满意。
  他好奇地接过这把左轮手枪,仔细看过使用说明后大惊失色。
  “小乙!你个痴儿!你有这等利器,何不早日量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