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综合其它>玉帝西游记> 第71章 地府设计骗唐王

第71章 地府设计骗唐王

  泾河龙王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
  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
  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原来这是观音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住此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
  【布局了这么久,菩萨本人终于露面了。】
  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不题。
  【这才是菩萨的目的,你和唐太宗撕扯是没用的,还是到阴司去告他的状吧。
  这样,以后的事情就更在观音的掌控之中了:
  掌管阴司的地藏王菩萨是佛教的人。】
  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
  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
  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
  等到天明,犹不见临朝,諕得一个个惊惧踌躇。
  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
  【就这样,唐太宗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地病入膏肓了。
  呆在唐太宗的身体里,张百忍真地受益良多:
  和他相比,张百忍的情怀和境界低多了,正好可以向他学习。
  而在学习了许久以后,张百忍具备了一项新技能。
  这技能真是太神了,容后再说。】
  一日,太后又传旨,召众臣商议殡殓后事。
  太宗又宣徐茂公,吩咐国家大事,叮嘱仿刘蜀主托孤之意。
  言毕,沐浴更衣,待时而已。
  傍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
  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阴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其实,魏征和崔判官一样,也是有这样的背景的,不然,怎么老为观音菩萨办事呢?
  而且,连这次也是的,不光是为了救唐太宗命的。】
  太宗道:“崔珏是谁?”
  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局已经布好了,但等唐太宗入瓮呢?
  而魏征和崔珏都是领命的棋子罢了。】
  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那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及两班文武,俱举哀戴孝。
  又在白虎殿上,停着梓宫不题。
  却说太宗渺渺茫茫,魂灵径出五凤楼前,只见那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
  太宗忻然从之,缥渺而去。
  行了多时,人马俱无。
  独自一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
  正惊惶难寻道路,只见那一边,有一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
  【没人勾魂人索命,便把唐太宗召到阴间去了,这不正常。】
  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
  太宗问曰:“你是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
  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
  【死人告活人的状,活人要到阴间做被告。
  这也太玄乎了吧?】
  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
  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珏。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
  太宗大喜,即近前,御手忙搀道:“先生远劳。朕驾前魏征有书一封,正寄与先生,却好相遇。”
  判官谢恩,问书在何处。
  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递与。崔珏拜接了,拆封而看。
  其书曰:
  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
  忆昔交游,音容如在。
  倏尔数载,不闻清教。
  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
  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
  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
  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
  【魏征这么神吗?
  事先便知道唐太宗要到阴间去做什么了?
  其实,要想做到这么神还真难;可若是事先通一下气,岂不是很简单吗?
  魏征这么聪明之人,肯定懂得这个道理的。】
  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
  【本来,就不是勾命的,魏征这样说,不过是骗唐太宗罢了。】
  容再修谢。不尽。
  那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
  【阴间和阳间串通一气了,这样的官场腐败连鬼神都难治理。】
  太宗称谢了。
  二人正说间,只见那边有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
  太宗遂与崔判官并二童子举步前进。
  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
  那青衣将幢幡摇动,引太宗径入城中,顺街而走。
  【躺在太宗的龙床上,张百忍用昊天镜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只见那街傍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
  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
  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
  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唐太宗被迫无奈,用阴谋手段害死了自己的兄弟建成、元吉,逼迫父亲退位,登上了皇位。
  这是典型的阴谋得天下,可是,治理天下的时候,他用的却是阳谋。
  正所谓,阴谋得天下,阳谋治天下。
  这说明:
  尽管也会用阴谋,可唐太宗却不是阴谋家。
  他把天下治理得这么好,还真亏了用的是阳谋,假如用阴谋的话,全天下的人都仿效起来,耍心眼、斗阴谋,哪天下会变成什么子呢?
  唐太宗打仗和治理天下都很有一套的,对于此,我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的。】
  行不数里,见一座碧瓦楼台,真个壮丽。
  太宗正在外面观看,只见那壁厢环佩叮当,仙香奇异,外有两对提烛,后面却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是那十代阎君: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太宗谦下,不敢前行。
  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太宗道:“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
  逊之不已。
  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
  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
  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
  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辨,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早已经知道底细,而且,鬼龙都已经转生去了,哪把唐太宗召来干什么?
  显然,这只是召唐王来的借口,目的不会是这,而是别有他图的。】
  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
  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
  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十王从头一看,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
  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
  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让唐太宗多活二十年?
  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除非让他活着像孙悟空一样办事做棋子的,不然,佛教不会这么好心肠的。】
  太宗闻言,躬身称谢。
  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
  那太尉执一首引魂幡,在前引路。
  崔判官随后保着太宗,径出幽司。
  太宗举目而看,不是旧路,问判官曰:“此路差矣?”
  判官道:“不差。阴司里是这般,有去路,无来路。如今送陛下自转轮藏出身,一则请陛下游观地府,一则教陛下转托超生。”
  【绕来绕去必有弯弯绕,这才是让唐王来此的目的,和让他多活二十年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