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综合其它>重生2000年:电影大亨> 第二十二章 销量火爆

第二十二章 销量火爆

  正常来说一本书从初审到最终印刷上市需要三个月,《那些年》却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上京出版公司已经处于倒闭的边缘,因此沈梦琪对这本书是寄于了厚望,公司能不能扭亏为盈继续经营下去就看这本书的销量了。
  对于沈美琪来说这是一场豪赌,对于上京公司来说同样是一场豪赌。
  在《那些年》正式售卖的前一夜,沈美琪失眠了。
  天还没亮,沈美琪比平时早起了一个小时,跑步、做瑜伽、吃早餐......今天的时间似乎过的格外缓慢。
  七点半,沈美琪来到了公司就近的新华书店。
  一来是想要考查一下《那些年》的销量,二来是万一真没有人买的话自己就掏钱买一本,也算是开张讨个好彩头。
  还没走到新华书店门前,沈美琪就看到前面排起了长龙,粗略地数了一下,少说也有五十人。
  难不成是新华书店搞什么促销活动???
  “我真是太喜欢柯景腾和沈佳仪这两个角色了,真希望他们到最后能走在一起。”
  “我可是冲着沈佳仪来的,书里的她简直就是我前女友照办进去的。”
  “好怀念高中时代,怀念那个纯真的年代。”
  “幸亏今天是周六,否则我还得向公司请假才能过来。”
  ......
  沈美琪还以为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眼前这条“长龙”竟然全都是冲着《那些年》这本书而来的。
  按理说,《那些年》属于青春爱情小说,它的受众应该是高中以上的学生才对,而且女读者居多。
  可实际上,眼前这条排队等着书店开门的长龙中竟然有三分之二都是男人,还都是中年男性!
  看来男人比女人更怀念那段纯真的情感。
  唉,又有多少人是和自己的初恋在一起的?
  沈美琪已经可以想像得到,当读者看到最后结尾时的失望与无奈,可这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姑姑。”
  愣神中的沈美琪听到叫声,扭头一看,见自己的大侄女沈月佳站在身后。
  “姑姑,你怎么来了?”
  沈月佳一蹦一跳地跑到了沈美琪身边,将手里的早餐递过去说,
  “没吃早餐的吧?给你。”
  “我吃过了,你快点吃吧。”
  沈美琪伸手在沈月佳头顶轻抚一下,感觉自己侄女一瞬间长大了,
  “对了。
  月佳,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你们花钱请的托吧?”
  “姑姑,你怎么说话呢,在你眼里我和我老板就是这样的人呀?”
  沈月佳有些不高兴地怼了一句,跟着讲道,
  “昨天我老板在他所有的作品更新里都提到了《那些年》今天要上市的事情,有许多读者留言都表示今天要来支持他。
  老实说,昨天我还担心那些家伙都只是说说而已,今天早上才发现他们原来不是在开玩笑。
  姑姑,你知道吗?
  这已经是我跑的第四家书店,前三家更加夸张,其中一家门口排的队伍估计已经快有两百个了。”
  网络作家的人气这么高吗???
  沈美琪站在那里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
  这也太夸张了吧?
  就算是着名作家也达不到这种效果吧?
  沈月佳咬了一口肉包子,见沈美琪不说话就边吃边讲:
  “姑姑,怎么,你是担心《那些年》销量会不好,特意跑过来调查的吧?”
  “我是上班路过而已。”
  沈美琪当然不会承认,把话题岔开后闲扯两句就以上班为由离开了。
  在回公司的路上,沈美琪就打电话摇控公司里的人今天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分散到上京各大书店去调查《那些年》的销量情况。
  书店的工作人员来上班后看到门口排的长龙也都非常的纳闷,得知这些人全都是来买《那些年》的之后,纷纷给自己的店长打电话。
  库存够吗?
  上京出版公司成立十几年,早已经拥有自己成熟的销售网络。
  可就算是《那些年》的质量好,却也没有一家书店敢大批量的进货。
  毕竟在实体这一块李杰还是彻头彻底的新人,谁也不敢保证销量会好。
  因此,绝大多数书店进货都控制在两百本以内,有的甚至只进了二三十本。
  八点钟,书店一开门,人们就蜂拥而进,全都是冲着《那些年》而来的。
  一时间,各大书店仿佛成为了《那些年》的售卖专场。
  沈美琪撒出去的那些人在九点之前就已经开始不断打电话过来。
  “老大,我这边有几个客户说他们《那些年》的货已经卖完了,让我们快点铺货。”
  “老大,我这边的客户要求半个小时内送五百册《那些年》过去。”
  “老大,我这边要一千册《那些年》。”
  ......
  全都是打电话过来催货的。
  这也太火爆了吧?
  绝不是请几个托就能达到的效果。
  除了上京本市的书店要求尽快补货外,其它省市也开始不断有电话打入,同样是要求补货的。
  沈美琪只能将撒出去的人再收回来,让他们忙着发货。
  上京市的书店还好说,当天就能送过去,其它省市快点的话明天能到,远些的地方要两三天后才能到货。
  今天算是沈美琪接手上京出版公司后最忙碌的一天,一直到深夜十二点才算是结束当天的工作。
  各种统计数据也纷纷传了回来。
  《那些年》总共印了十万册,经过今天一系列的补货后上京出版公司的库存还有不到五万册。
  这个时代的互联网还不发达,销售数据没办法时实反馈。
  沈美琪这边只能挑选几家书店的销售却预判全国的销售数据。
  保守估计,《那些年》至少卖出了一万册。
  新书上架销售第一天就卖出了一万册,这总恐怖的数据哪怕是当红的畅销作家都难以达到。
  重要的是,李杰还只是一个新人。
  通过今天的数据,沈美琪知道自己赌对了。
  《那些年》火了,上京出版公司也会随着这本书的火爆而度过难关。
  下班之前,沈美琪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布置。
  除了让员工们应对明天的补货、发货工作外,还联系印刷厂紧急加印二十万册。
  另外,还给沈月佳打了一个电话,让她联系李杰,表示自己明天要亲自过去拜访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