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第117章 朱元璋对朱高炽,竟然还有感激之情!

第117章 朱元璋对朱高炽,竟然还有感激之情!

  话音落下。
  满朝轰动!
  户部尚书陈安皱眉道:“此事当真?”
  卓敬点点头,道:“臣亲耳所闻!应当不假!”
  陈安淡淡道:“卓敬!天子面前,你可莫要欺君!”
  陈安和睿王朱高炽的关系极好,此时,眼看着卓敬想让朝廷将朱高炽的通商特权取消,转而允许福建海商自由通商。
  立刻威胁起他来。
  卓敬虽然只是区区六品给事中,但面对户部尚书也是丝毫不惧。
  毕竟,洪武皇帝设立给事中,就是为了让他担当言官的。
  言官言官,不能言,还叫什么言官!
  何况。
  他虽然只是六品官,却有弹劾权和封驳权。
  六部的事情不妥当,他都能说。
  甚至皇上的旨意六科不满,也能直接封驳!
  六科给事中,是朱元璋以小制大的精巧设置。
  品级虽低,但权力却大!
  说起来,户部尚书陈安拿卓敬没什么办法,卓敬却能随便弹劾陈安!
  卓敬笑道:“陈尚书!陛下面前,本官自然不敢欺君!说是3000万两!就是3000万两!反倒是睿王殿下,每年拿着朝廷唯一的通商特权,却只给朝廷1500万两!还不如一些民间海商,这件事,本官委实难以理解!”
  朱元璋轻哼一声。
  卓敬是浙江人,跟方孝孺多多少少脱不了干系!
  浙江海商因为受了方国珍和张士诚的牵连,至今都是一蹶不振。
  如今,却是福建海商跳出来了!
  当然。
  朱元璋虽然反感商人,但若是他们能给朝廷贡献银子,那就是良善之家!
  他还是很欢迎的。
  总之,这件事,朱元璋也很纠结。
  内心里,他是想取消朱高炽的海商特权的。
  毕竟。
  日后要做辅政亲王的,沾太多银子,终究不妥。
  何况。
  福建海商也确实可以给朝廷更多银子。
  两全其美的事情。
  随后。
  朝堂之中议论声渐渐响起。
  “睿王殿下每年给朝廷的银子为什么比福建海商少那么多?他是私藏了吗?每年1500万两!简直岂有此理!”
  “这里面是不是有其他事情?睿王府如今摊子铺的太大…不妥啊!”
  “难怪当年睿王爷那么爽快就答应给朝廷每年1000万两银子!后来还大方追加了500万两!感情这里面,可是泼天的富贵!啧啧…堂堂王爷,与民争利,还对陛下不老实..
  朱元璋听着众人讨论。
  心中也有些不痛快。
  一方面。
  他是真的怀疑朱高炽在私藏银两!
  毕竟,账目都是摆在眼前的。
  福建海商每年给朝廷3000万两银子还有得赚。
  炽儿每年却只给朝廷1500万两!
  如果他只是藏个一二百万两也就罢了,竟然藏了1500万两之巨!
  这样大的数字,还是藏了整整三年,岂不是有4500万两?
  甚至更多!
  炽儿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难道,他如今权力大了,就生了异心了?
  不!
  炽儿不可能有异心!
  朱元璋心里摇摇头。
  虽然众多大臣的议论让他心中起疑。
  但朱元璋转念想想。
  朱高炽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逾矩的事情。
  哪怕每年为朝廷提供那么多赋税,甚至封狼居胥、开疆拓土!
  也从未贪图过更多东西!
  自己怎么能怀疑他?
  若是他真的有异心,直接隐藏那些先进的火器装备不就好了?
  干嘛还特意取名洪武式步枪和洪武式火炮,并且给整个大明的军队装备上呢?
  朱元璋思索片刻。
  眼神渐渐清明。
  忽然重重一拍龙椅。
  斥道:“睿王尽忠报国!若没有睿王爷开拓进取,大明如今的岁入只有1200万两!而不是7000万两!若没有睿王爷给朝廷杂交水稻,现在天下的百姓还会不时挨饿!
  若是睿王爷不南征北战,大明如今能有高丽宣慰司和缅中宣慰司两块地方吗?北元的鞑子,能如此服服帖帖吗?饮水思源!你们方才攻击睿王的话,不惭愧吗?”
  眼看着老朱发火。
  众多文官顿时老实了不少。
  立刻收声,不再说话。
  朱元璋皱了皱眉,对卓敬道:“你提出的事情,朕会考虑!但你暗指睿王有什么阴谋的事情,纯属污蔑!来人!将卓敬拖出去,20廷杖!方才非议睿王的几个人,也一同拖下去打!”
  说着。
  朱元璋又指出了几个文官。
  很快。
  大汉将军进来,拖走了六七位文官,听着他们在外面的惨叫。
  众文官纷纷面露不忍。
  勋贵集团里。
  蓝玉叹口气。
  “睿王爷那样的人物,你们也敢说?怎么这些文官都是驴脾气?都死几批人了?还敢这么干!”
  打完众文官。
  朱元璋正要宣布退朝。
  忽然。
  陈老太监对朱元璋小声道:“陛下,刘家港说睿王爷的船队快到了,陛下若是想去刘家港见睿王爷,现在就可以动身了!”
  朱元璋听到不由大喜。
  立刻道:“众爱卿!朕听闻,睿王爷的属下自海外带回了瑞兽!这可是我大明的祥瑞,朕要亲自去看看!还请众爱卿随朕同往!”
  刘家港。
  码头上。
  上一次来这里。
  还是朱高炽带高丽国主过来投降。
  没想到。
  时隔两年。
  自己又来了这里。
  朱元璋看着远处一排闪着灰色金属漆的铁甲舰,不由心潮澎湃!
  “早知大海广阔!这铁甲舰,便是我大明的宝船!早早晚晚,朕也要亲乘宝船,看看这海上风光!”
  朱标微微一笑,道:“炽儿来的倒是快!咱们收到八百里加急也只有一天功夫,他的船队竟然到了!”
  朱元璋点点头,道:“上次炽儿跟朕说过,他现在的船,是什么蒸汽动力加风帆!若是普通船,得十天才能过来!他的船,三天就能到!八百加急走了2天2夜,他的船,三天三夜足矣!”
  朱标忍不住道:“炽儿真是聪慧!手下也尽是能工巧匠!”
  朱元璋点点头,道:“这也是朕最欣赏他的地方!知人善任,开拓进取!大明因为他,可是发生了不少变化!
  朕在心里,是感激他的!”
  朱标一愣,看向朱元璋。
  他没想到。
  朱元璋对朱高炽,竟然还有感激之情!
  朱元璋感慨道:“炽儿给了朕和大明百姓太多!
  如今的百姓,有了杂交水稻可以吃得饱!
  有了低价的精盐,干活也有力气,可以吃到比以前更加美味的食物!
  炽儿还更新了纺织机的技术,如今织起不来,又快又好,百姓穿的也比之前体面许多!
  这些可都是万家生佛的大功绩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