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第110章 这样的成绩天下震惊!

第110章 这样的成绩天下震惊!

  另一边。
  朱高炽只是对恒中书院的众多学子喝了一声。
  “出发!”
  随后。
  所有学子雄赳赳、气昂昂,奔向了各自的科举考场!
  .作为毫无基础的武官之后,他们能够走到今天已经足够自豪,当然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拿下金科会员和接下来的状元。
  这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院长朱高炽!
  更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庶子虽然不能承袭家业,但绝不是废物!
  虽然其他读书人在诗词写作等等范畴里,要远远比他们厉害。
  他们的天赋也不在于这些文艺创作,但是若论起考试来这些人可是谁都不怕。
  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从题目正文当中截取任意一段,来进行考教了。
  现在就算是两句毫无关联的话,凑到一起他们也能轻易看出这些话来自于哪里,应该怎样解题、破题、做题!这样的思维和记忆能力却是传统科举考试教育所万万无法比拟的。
  朱高炽在心中也颇为自傲。
  他知道,这些恒中书院的学子面临的对手都是天才!
  历史上,解缙高中乡试解元,也是会试会元的首选,,只是因为文章太过于尖锐,才被落到了第7名。
  不过,解缙的才华无可争议。
  主持编修了永乐大典,同时,(吗得好)还是自己老爹朱棣的永乐朝第一内阁辅政大臣!
  花纶,洪武十七年原本的状元!
  只是因为名字不行,在殿试的时候被朱元璋丢到了三甲里。
  练子宁,洪武十七年榜眼!
  黄子澄,原本应该是洪武十七年的状元!
  只是可惜,洪武皇帝问他的年龄时,他知道自己是三十四,再问他哪年出生,他一时紧张,没答出来。
  成了第三名!
  总之,这4人若是单独去参加某一届的科举考试,说不定都能被点为状元,而这一次却是集合到了一起!
  竞争之激烈之残酷,可见一斑!
  ……
  很快。
  会试结果出炉。
  皇榜张贴。
  会元。
  徐增寿!
  第二名。
  李增枝!
  第三名。
  解缙!
  第四名。
  蓝彬!
  第五名。
  黄子澄!
  第六名。
  汤醴!
  第七名。
  花纶!
  第八名。
  李芳英!
  第九名。
  傅让!
  第十名。
  练子宁延!
  名次一出。
  天下哗然!
  榜单前10名竟然有六位,都是恒中书院的学子!.
  这一次朱元璋为了以示公平。
  请了民间大儒张以宁和礼部新任尚书赵瑁、翰林院待诏朱善等十几位大儒一起评卷。
  最终结果,便是如此!。
  没办法!
  纵然解缙、练子宁、花纶乃至于黄子澄等人再天才。
  却也都犯了天才最容易犯的错误!
  那就是行险!
  相比于恒中书院教出来的学子,文风扎实、厚重、稳如泰山。
  解缙、花纶、黄子澄等人。
  就纯属于刀尖上的舞者了。
  文风险峻,虽然华丽无比,但跟这一次的八股取士要求比起来。
  终究还是棋差一着!
  大儒张以宁忍不住道:“这些人的文章做的固然是极好,甚至水平还在会元徐增寿之上,但国家取士,要的便是踏实稳重!他这般险峻的文风,在士林当中,或许会备受推崇,但我们看来却还不是最适合国家的!”
  其他几个人也是如此看法!
  而随着会试成绩的出炉,最终的殿试成绩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最终也想开了。
  文官集团多了一群勋贵,那就多吧!
  若真是人才,他也不怕用!
  反正每年总得死几个侍郎、尚书
  文官集团在老朱手里,真的是想杀就杀。
  多这40多个不多,少这40多个也无所谓!
  最终结果。
  洪武十七年新科状元。
  徐增寿!
  榜眼。
  解缙!
  探花。
  李增枝!
  那一日。
  头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是要披着红绸,穿着一身华服,在街上夸官的。
  当日。
  徐增寿、李增枝等十几位今年新中的庶吉士,骑着马身上披红挂彩。
  四周百姓一片欢呼。
  这是南京城多年不遇的盛景。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纷纷来看这些曾经祸害南京城不浅的纨绔子弟脱胎换骨成了文曲星下凡!
  在大明,只有前36名庶吉士才有机会做高官。
  而如今朱高炽的恒中书院,47名考生其中28名都成为了庶吉士!
  这样的成绩天下震惊!
  凤阳。
  韩国公府。
  李善长满脸震撼。
  他无法想象朱高炽是怎样将这些勋贵子弟,从仅仅认字的水平带到如今这个高度的。
  而时间也仅仅用了半年而已。
  就像睿王说的,若真是如此,那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在他眼里确实不值一提。
  毕竟谁都能只用半年时间就能考到这个地步!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戒惧。
  自己安排花轮链子宁黄子成。参加科举考试。
  527同时写信给衍圣公和刘三五让他们给朱高吃捣乱。
  甚至可以说自己就是站在大学是送那的人。背后的人!
  自己和朱高炽之间的对立已经无可挽回。
  总有一天他能追查到自己头上。
  不行!
  接下来必须做点什么了。
  起码也要削弱朱高炽的实力。
  或者说提高自己的自保能力。必须要重要到让人无法忽视也无法舍弃才行。
  你擅长微微一笑。
  事实上,东南沿海恰好有一些人找过自己。
  是时候布局了。
  南京。
  紫禁城。
  奉天殿。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上,满脸冷笑。
  “大学士宋讷,吴沉、吴伯宗…”
  接连喊了十几个名字。
  朱元璋淡淡道:“愿赌就要服输!朕今日判你们,今后全部都要到街上去讨饭,你们服是不服?”
  宋讷等人浑身颤抖。
  口中不知该说什么。
  朱元璋轻笑一声。
  “今日起,将大学士宋讷、吴沉、吴伯宗等人,除去爵禄,抄家!应天府每10日检查一次,确保这些人只能乞讨,不能做乞讨之外的任何事!如有违反…”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残忍。
  “全家抄斩!”
  说话间。
  大汉将军将宋讷等人拖了出去。
  如今已经十岁的朱高炽相比之前又长高了不少!
  此时满脸风轻云淡,仿佛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
  朱元璋看向朱高炽,笑道:“皇孙!你说吧!接下来的科举制度怎么改!朕都听你的!”
  朱高炽笑道:“陛下!孙臣正有本奏!便是改革科举制度的!”
  朱元璋也笑道:“接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