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第13章 孩…孩儿最大!

第13章 孩…孩儿最大!

  朱高炽知道,历史上是蓝玉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壮举。
  彻底覆灭了北元朝廷。
  而现在。
  因为朱高炽给了朱元璋大笔战争经费。
  朱元璋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原本需要再筹划数年的战事,现在就敢开启了!
  这一次朱元璋来北平,又岂是看李文忠那么简单!
  这几日。
  朱元璋看了不少军队的状态,看了各处物资和装备的筹集准备情况。
  同时,也跟李文忠、朱棣、徐达、蓝玉等人反复推演了沙盘。
  都对这一次北伐充满信心!
  无论如何,元朝已灭。
  北元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早就不该存在了!
  朱高炽自然也很馋这个封狼居胥,建功立业的机会!
  何况。
  他也知道。
  这一次北伐,几乎没什么危险。
  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元庭主力并与其决战。
  那些草原骑兵完全不是大明军队的对手。
  逮住就是虐菜罢了。
  朱元璋皱眉道:“你年纪尚小…”
  朱高炽朗声道:“有志不在年高!皇爷爷,孙儿对海津卫有信心!”
  朱元璋看着朱高炽,满脸赞赏。
  可是心里却纠结无比!
  朱高炽可是自己留给太子,甚至是未来太子的儿子用的!
  何况。
  朱元璋也没打算将他往军事方面培养!
  以后,燕王的封地让他再找个儿子镇守就是。
  朱高炽这样的绝顶天才,理应入朝辅政!
  朱元璋甚至想到。
  自己未来应该设立这样一条制度。
  若宗室子孙当中有贤明后裔,可入朝辅政!
  入朝之后,原来藩地的亲王爵位不变,依然有人继承!
  原本按照现在的爵位继承制度。
  亲王只能允许他的世子继承爵位,而他“六四三”的其他儿子都只能被封为郡王。
  如果亲王有儿子可以进入朝中辅政的话,就将辅政王爷封为亲王!
  那么这一家就可以多出来两个亲王!
  更何况作为辅政亲王,大权在握,远比在家混吃等死的好!
  朱元璋就是再心疼儿孙,也得考虑,自己封到全国各地的藩王,总不能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废物吧?
  起码得给他们留个念想,辅政亲王就是一个好主意!
  可是现在朱高炽这个朱元璋打算作为辅政亲王培养的孙儿,竟然吵着闹着要去战场!
  这就有点偏离他的培养初衷了。
  朱元璋纠结片刻。
  朱高炽忽然又道:“皇爷爷,这一次去漠北或许还有惊喜,孙儿以后没准每年还能再多给朝廷1000万两银子!”
  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眼睛瞪得溜圆,大声问道:“多少?”
  朱高炽笑嘻嘻道:“1000万两银子!您觉得怎么样?要是嫌少的话,孙儿也就不去了!”
  徐达、李文忠、蓝玉和太子朱标目瞪口呆地看着朱元璋和朱高炽。
  两个人讨论的数字,好像是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数字!
  1000万两银子!
  为什么从一个八岁孩子嘴里说出来,显得如此轻松。
  而朱元璋又为什么如此相信他!
  朱元璋立刻道:“什么银子不银子的!好男儿志在四方!皇爷爷本来就支持你去漠北!好好去长长见识,顺便建功立业!”
  朱高炽笑笑。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不是只对鬼有效。
  钱这个东西,多到一定程度,连皇帝也是受不了诱惑的。
  当然朱高炽倒也没有骗朱元璋。
  如果真的征服了北元,那么这片草原上其实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
  这些草原人天然就是最佳的放牧者。
  而朱高炽有一门生意正需要这些放牧者!
  那就是羊毛。
  只要自己找人发明了足够先进的纺纱机,接下来羊毛的生意就会源源不断。
  毕竟优质的羊绒面料就算在后世,价格也很高的。
  至于说每年1000万两银子,那也只是羊毛生意的商税罢了。
  朱高炽和朱元璋,一老一小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看着对方都是呵呵直笑。
  只留下徐达等人满脸沉默。
  蓝玉更是后悔的想疯狂抽自己嘴巴子!
  朱高炽在朱元璋的心中地位也太高了吧!
  爷孙之间的相处沟通竟然如此融洽!
  甚至他们都能看得出,朱高炽如果想做什么事情,几乎总能有办法获得朱元璋的支持!
  蓝玉有些恐惧的想到。
  甚至,朱高炽能怂恿朱元璋真的砍了自己!
  从这天起。
  蓝玉再也没有对朱高炽有过一丝一毫的不敬!
  三日后。
  北平城外。
  大明在此聚集了多达15万人。
  静静站在广场,肃立不动。
  远远的。
  燕王朱棣、海津郡王朱高炽、魏国公徐达、永昌侯蓝玉等人,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大军前面。
  城门之上。
  当今洪武皇帝朱元璋站在正中。
  身边站着太子朱标,曹国公李文忠。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大明将士,心潮澎湃!
  多年前,他带着徐达、汤和、常遇春、郭英等十八个兄弟出走濠州创业打天下。
  哪会想到会有今日带甲百万,威加宇内!
  在朱棣、徐达、蓝玉等人的带领下。
  15万人,手持武器。
  振臂高呼起来。
  “为陛下效忠,为大明而战!”
  声音之大,震耳欲聋,响破云霄!
  朱元璋望之不由动容!
  许久。
  大军终于停下声音。
  朱元璋手中高举朱高炽送给他的“喇叭”,对全军讲起话来。
  当然,远处的人依然听不到。
  但朱元璋还是十分兴奋!
  通过喇叭传出来的声音,响亮,浑厚,威严!
  “洪武元年,朕在应天,为大将军徐达和北伐军送行!这一送,便将元大都彻底覆灭,元庭落荒而逃,这才有了今日的北平!
  今日,洪武15年!
  朕在这里为你们送行,也期盼着你们可以打一场胜仗!彻彻底底将那个僭越的伪元朝廷覆灭!
  我汉家男儿,自汉唐起,便有豪杰封狼居胥!
  试问诸君,可愿效法先贤,为我大明封狼居胥?”
  话音落下。
  声震四野!
  徐达、朱棣、朱高炽、蓝玉等人听得热泪盈眶!
  自唐以来。
  五代十国。
  中原凌乱,山河破碎!
  辽国建立后,后晋石敬塘为了取得帝位,更是不惜无耻到自认为儿皇帝,认异族为父皇帝!
  更是将幽云十六州献给辽国!
  之后,北宋太宗无能,错失收复幽云良机。
  再然后,便是金、元轮番蹂躏中原。
  汉家男儿再无扬眉吐气的时候!
  甚至到了元朝,汉人竟被分到了第四等,成了最低贱的存在!
  也是从后晋开始。
  北平这块土地,便彻底不属于汉家江山!
  一直到四百多年后,才由洪武皇帝朱元璋光复故土,重建华夏!
  让汉家重新屹立东方,成为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他们知道。
  洪武皇帝胸怀伟岸,心中期盼的,是让大明远迈汉唐,重振华夏威严!
  而这一次。
  出征北伐!
  灭了元庭余孽,便是他们最大的使命与责任!
  当朱元璋当着十几万大军的面喊出那声“试问诸君,可愿效法先贤,为我大明封狼居胥?”后。
  再无人有半分犹豫。
  “愿为陛下尽忠,愿为大明赴死”的喊声响彻云霄!
  大军也在万众期待中。
  开启了北伐征程!
  燕王府。
  朱元璋料理完北伐之事,便带着太子返回南京了。
  曹国公李文忠因为身体抱恙,陪驾同返。
  如今安静下来的燕王府,让燕王妃感觉有几分萧索味道。
  家里大的小的都出去打仗了。
  只留下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和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
  朱高煦扬着小脸,看向燕王妃。
  “母妃,我想要5两银子,出去玩!”
  燕王妃秀眉微蹙道:“不许出去!”
  朱高煦皱眉看着燕王妃。
  “母妃,现在父王不在,大哥也不在,王府里孩儿才是最大的,您应该听孩儿的话!拿钱!”
  燕王妃:???
  燕王妃站起身,摸起一根身边的鸡毛掸子。
  “煦儿,你说王府里谁最大?”
  朱高煦恐惧地向后退了两步,险些踩到还在爬行的朱高燧。
  结结巴巴道:“孩…孩儿最大!”
  燕王妃一把扯住朱高煦,高高举起鸡毛掸子!
  啪啪啪--!
  疯狂抽起了朱高煦的屁股!
  “让你最大!让你最大…”
  朱高煦一边哭,一边喊着:“娘!孩儿命令你,快住手!疼!哇--!”
  燕王妃原本打孩子打的也有些心疼。
  正要停下。
  听到朱高煦的话,摇摇头,叹口气。
  “孩儿啊…娘也想停下,可若真的停下,不就成了听你的话了?你乖乖闭嘴,娘再打会就不打了!”
  朱高煦哭喊道:“为何啊娘!”
  “为了面子!”
  “娘!孩儿命令你放下面子!”
  “给老娘闭嘴!”
  漠北。
  军帐中。
  徐达、朱棣、蓝玉三人望着作战沙盘一筹莫展。
  三人旁边。
  朱高炽坐在椅子上,小脸上也充满惆怅。
  漠北之广大,远超众人想象………
  在茫茫草原戈壁上找元庭大军,与大海捞针无异。
  粮食、饮用水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为战线的拉长而变得越来越困难。
  幸好朝廷准备了充足的粮食,这才让大军有了在茫茫草原戈壁到处寻敌的底气。
  至于说白天极热,晚上极冷的气候,也让大军吃尽了苦头。
  恨不能立刻找到元庭大军决一死战。
  也好过如今这般钝刀子割肉!
  然而。
  元庭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就是看不见身影!
  朱高炽知道,历史上。
  蓝玉是追到了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才灭掉了元庭。
  不过。
  蓝玉灭北元,都是洪武二十一年的事了。
  现在刚刚洪武十五年。
  天晓得那些人是不是真的在捕鱼儿海。
  朱高炽可不敢将刻舟求剑运用到军国大事中来。
  反正跟着徐达、蓝玉、朱棣这样的超豪华王牌阵容,打仗是绝不会输的。
  自己老老实实做个好小孩,混个封狼居胥的功勋就知足了。
  忽然,徐达皱眉道:“不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若是再在草原上这样平白无故的转下去,转个一年半载,消耗的物资和人力都是天量的,到时候哪怕胜了也是败了!”
  朱高炽抬起头,道:“外公,银子我有!”
  徐达:……
  朱棣瞪了他一眼。
  “大人说事小孩子别乱插话!若真在这草原上转个一年半载,你娘得担心成什么样!”
  蓝玉忍不住道:“不行就分兵吧,元蒙鞑子那些家伙的战斗力那么孱弱,谁都打得过的!”
  徐达点点头。
  他也觉得分兵合适
  当然只是分为徐达、蓝玉和朱棣三路兵马。
  这样的话搜寻元庭主力的力量就变成了原来的三倍。
  很快。
  随着三人定下分兵计策。
  明军也正式分为三路。
  蓝玉向东,徐达向中,朱棣向西。
  双方约定在捕鱼儿海聚齐。
  三路大军犹如三张大网,开始全力搜寻元庭主力。
  朱高炽的海津卫跟着徐达的中路军,向北进发。
  临行前。
  蓝玉对朱棣和朱高炽笑笑。
  被反复捶了几次。
  蓝玉也不敢再挑衅。
  只是骄傲道:“燕王殿下,海津郡王!涿鹿漠北,本侯绝不会输给你们!”
  燕王撇了撇嘴。
  “什么时候能打过俺儿子再说吧!”
  说着。
  也不给蓝玉反应的机会。
  调转马头,带着张玉、朱能、丘福几员悍将走了。
  蓝玉闷哼一声。
  自己输给朱高炽这个事,朱棣能说他一辈子!
  这一次,说什么也要洗刷耻辱,干掉元庭!
  徐达微微一笑。
  “炽儿,咱们也走吧!”
  北元。
  捕鱼儿海。
  此时。
  所谓的大元朝廷,已经成为一团散沙。
  丞相哈剌章乃儿不花带着数万军队在哈梅里厮混。
  元辽王阿札夫理在黑岭寒山附近驻扎。
  纳哈出部占据辽东,拥兵十余万,并不遵服大元朝廷。
  至于正统的大元朝廷,所谓的大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正躲在捕鱼儿海风流快活。
  听到大明征伐漠北的消息。
  元庭上下震动。
  不过这些年,他们也被大明北伐打习惯了。
  洪武朝至今,就已经打了四次!
  每一次不是平章被擒,就是亲王、国公被抓。
  总之大明就是强的没道理。
  出征北伐,除了小有挫折,基本就是点兵点将。
  点到哪个就带走哪个。
  这一次也不例外。
  如今的北元皇帝名叫脱古思帖木儿。
  元顺帝之孙。
  洪武十一年继位。
  父辈爱猷识理达腊是当年的元顺帝太子,带着扩廓帖木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保保奋斗了一辈子光复大元。
  结果势力范围越光复越小。
  到了脱古思帖木儿这一代,已经不怎么惦记北平城了。
  他们甚至只想在草原上老老实实放马牧羊,当然,大明能赏给他们几个铁锅茶砖再好不过…
  然而。
  大明却不会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脱古思帖木儿听着平章八兰的汇报,不由愁眉苦脸。
  “大明怎么又来了?朕这草原又不能种地,他们接二连三地北伐,图什么!”
  八兰苦笑道:“据说…是因为纳哈出受了大明晋商的蛊惑,派兵南下挑衅了一波,大明当了真,就北伐了!”
  脱古思帖木儿听到这话,不由猛地一拍桌案。
  险些将面前的烤羊腿震掉地上。
  “纳哈出有毛病吧?他没事招惹大明做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