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第12章 得大王看重,获封镇韩主将,统兵十万

第12章 得大王看重,获封镇韩主将,统兵十万

  赵祁的声音在阳城响起,带着一种毋容置疑的威严。
  融合了将心之后。。
  赵祁身上自带一种大将的属性,令麾下士卒带着敬畏。
  虽赵祁年轻。
  但是在威严下,无人会小看了赵祁。
  毕竟。
  在这混乱的时代内,能够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不仅仅是手腕,更是能力。
  从政者,政务能力和得到君王看重就可。
  但是在军中可不行。
  必须要足够的战功,足够的功勋才能够身居高位,如若不然,百万大秦锐士根本不会服气。
  听到赵祁的话。
  面带绝望的十来万降卒眼中忽然生出了一道希望的光芒。
  如果不用成为奴隶和炮灰军,能够拥有更好的选择,他们又如何不想?
  “在本将给予你们这个选择开启时。”
  “本将问你们一个问题。”
  “在以往,你等为韩王效力时,可曾得到足够岁俸?可曾得到公平公正晋升之机?昔日的韩王朝廷可曾给予你等恩泽家小的机会?”
  赵祁凝视着所有降卒,威声问道。
  今日。
  赵祁是要来解决降卒之患的。
  大秦原本处置降卒的方式无论是哪一个都并不是最为可取的,都是有着很大的隐患的,需要大量的国力来维持。
  所以赵祁只能另辟蹊径,对于这些降卒用以攻心为上。
  将他们收服。
  此番在韩境。
  赵祁要训练出一支百战之军,更是对他无条件听令的大军。
  听到赵祁的话。
  所有降卒都沉默了。
  “你等虽为降卒,但也为军人。”
  “难道连本将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敢回答?”
  “十数万人,竟无一人有军人血性,本将,很失望。”赵祁带着一种怒意的呵斥道。
  顿时。
  许多降卒都面带一种21屈辱和羞愧。
  他们之所以不敢站出来,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降卒的身份,他们知道,在沦为降卒的这一刻,他们就变成了大秦的奴隶,就算是被打杀了,也没有任何律法可以维护他们。
  所以他们只能忍,只能屈辱的活着。
  但这时。
  一个降卒站了起来,面朝赵祁。
  “不错。”
  “你出来让本将看到了你们这些降卒并非全是孬种。”
  看着这一人站起,赵祁夸奖了一句。
  下一刻。
  又是几个降卒站了起来,带着无畏。
  随后。
  那最开始站起来的那个降卒带着一种无畏的语气道:“回禀赵将军。”
  “你说的那些,我们都不曾得到过。”
  “我们入伍从军乃是朝廷所半步征兵法强行招募,我们根本不想从军,但如果我们不从军,我们的家小就会被株连,被朝廷惩处。”
  “至于岁俸,那更是奢望,入了军中,一年内能够有几个月的岁俸就已经是朝廷恩泽了,想要拿到全部的岁俸,根本不可能。”
  “没错。”
  “不仅我们的岁俸被克扣,哪怕杀敌获取了战功,大多也都会被上官吞没,除非我们有贵族的身份,否则就我们这些寒门的身份绝对不可能获得晋升,如果没有给上官足够的贿赂,甚至在军营都会遭受欺压。”
  “还有.如果我们阵亡了,朝廷根本没有任何对我们家小的抚恤,我们不是贵族只是普通的寒门百姓,朝廷又怎么会在乎我们的死活。”
  “将军,我们该回答的都已经回答了。”
  这些站起来的降卒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着。
  但每一个回答出来,都让这城前的降卒脸色变得暗淡。
  身为一国军人。
  拥有的地位本该是崇上,受人尊敬的。
  但是在这些降卒的身上得不到任何体现,他们只是权贵上位者的棋子罢了。
  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普天之下。
  在这一方中原鼎立的诸国之中,真正令百姓崇敬,拥有可以为自己未来博取机会的,唯有大秦的军人,除此外,其他诸国的军队都是一样,贵族掌权,权贵愚弄百姓。
  这,也是这一个时代的通病。
  在历史上。
  大秦为何能够一统天下。
  依靠的并不仅仅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不是他一人之力。
  依靠的乃是大秦六世余烈,依靠的是大秦全体上下一心。
  还有赵祁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大秦能够在诸国之中脱颖的关键,一统中原的关键。
  那就是法制的施行,制度的超越。
  因为在制度上,大秦已经远远甩来了诸国。
  商君变法,富国强秦,虽然秦法森严,触之便责,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改变,秦法也稍微柔和一些。
  至少。
  秦法能够给予每一个秦人相对公平公正的机会。
  给予每一个秦人依靠战功博取未来的机会。
  这对于其他诸国而言是不可能的。
  “好。”
  “你们能够站出来回答。”
  “本将很欣慰。”
  “本将再问你等。”
  “你等可知我大秦朝廷对我大秦军人的待遇是如何的?”赵祁点头一笑,又大声的问道。
  “小人知道一点,但说出来,还请将军不要怪罪。”
  之前那第一个站出来的降卒带着敬畏的道。
  “说。”
  “本将允许你知无不言。”赵祁一挥手。
  “根据我们以前在军中听到的,也是朝廷宣扬的,秦乃暴秦,只知杀戮,不知礼仪,而且军中的士卒都是被秦庭强征,每一个都是被抓壮丁入伍的,而且根本没有岁俸。”这个降卒带着犹豫,咬着牙说道。
  对于这一个说法。
  周围的降卒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对此。
  赵祁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
  大秦锐士的岁俸待遇,天下独有。
  无一国能够与大秦比拟。
  诸国自然不会让人知道大秦的真实情况,所以抹黑大秦是他们相同的举措。
  “我大秦锐士们。”
  “这位兄弟的话你们听到了吗?”
  “韩庭宣扬我大秦军人都是被抓壮丁入伍的,还没有岁俸。”
  赵祁忽然大笑着说道。
  话音落下。
  “哈哈哈。”
  顿时。
  整个城关,还有外围的大秦锐士都笑了。
  不过却是一种嘲讽的笑声。
  诸国对大秦如此诟病抹黑,作为大秦的军人,此刻除了嘲笑无知外,还能做什么?
  看着这一幕。
  所有的降卒都愣住了。
  “今日。”
  “本将就告诉你等,什么叫做真正的大秦,什么叫做大秦军人。”
  赵祁表情变得严肃。
  带着一种宣告:“秦法之下,我大秦年满十七岁男子,皆需入伍从军,以半载为限,半载之后,想要退伍自可退伍,想要继续留在军中,则可留在军中。”
  “另,凡入伍军人,无论新老,皆有岁俸,足可养军人家小。”
  “如若我大秦军人皆是被强召,没有岁俸。”
  “我大秦军队安能有如此战力?”
  “你们又如何会败在我大秦锐士之手?”
  话音落。
  无数降卒都不由得闻心自问。
  是啊。
  如果大秦军人是被秦庭强召的,那战场之上又怎会那等凶残,又怎会如此军纪严明?
  又怎会将他们轻易的击溃。
  显然。
  这是一支拥有军魂的军队。
  “另。”
  “本将再告诉你们一事。”
  “之前本将问你等三个问题,在我大秦,一切皆有相应恩泽。”
  “身为我大秦锐士,入伍即有岁俸,杀敌便可获战功,加官进爵,如若为国阵亡,我大秦朝廷将恩泽阵亡英魂之家小,抚恤照拂。”
  “在我大秦军中。”
  “根本没有贵族与寒门之分。”
  “在我大秦,人人皆有机会成为贵族,人人皆有机会封侯拜相。”
  “入伍从军,为我大秦杀敌建功,便可封爵,拥军功,人人皆可晋升。”
  “这,便是我大秦法度之下给予每一个大秦子民的机会。”
  赵祁带着一脸正色,对着所有降卒宣告道。
  此话落。
  所有降卒都惊了。
  你看我,我看你。
  每一个人的目光之中都充满了一种不可思议。
  对于他们而言。
  入伍从军是被逼迫的,如果可以,他们根本不想入伍,更不想上战场,因为这是九死一生的路。
  毕竟。
  就算上了战场,杀敌建功,他们不是贵族也不能获得他们想要的加官进爵。
  但现在。
  听到赵祁的话。
  他们似乎明白了大秦军人为何在战场之上会那般无畏死,疯狂杀敌了。
  因为大秦军人除了为国征战外,更是为了自己而战。
  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而战。
  如此之下。
  大秦军队又岂会是他国军队能够比拟的?
  “或许。”
  “你们对于本将的话有质疑。”
  “觉得本将是在夸大其词。”
  “我,赵祁。”
  “得大王看重,获封镇韩主将,统兵十万。”
  “但你等可知本将在一年前是何身份?”
  “本将可以告诉你们。”
  “在一年前,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寒门子弟,一个407普通的大秦子民,无人脉,无贵族身份,拥有如今权位皆依靠军功晋升,依靠手中之剑。”
  赵祁凝视着所有降卒,再次大声说道。
  这话一落。
  所有降卒都瞪大眼睛,充满了不可思议。
  统帅十万大军。
  镇守原本一国的疆土。
  这是何等的权柄?
  这可以说是封疆大吏,掌国之权柄了。
  可如此存在在一年前竟然是一个普通的寒门百姓,这说出去只怕也无人敢相信。
  普天之下竟然还会有人有如此之快的晋升速度。
  一年时间。
  从普通人成为一方统军主将,而且还如此年轻。
  这在他们韩军,甚至是在其他诸国之中,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是。
  如果没有权贵的身份,又怎会获得?
  听到这。
  所有的降卒都对大秦,对于大秦的军旅,透出了一种难言的向往。
  但向往的同时。
  他们眼中也涌现了一种黯淡之色。
  他们虽向往,但他们只是降卒的身份,也为奴隶的身份。
  属于大秦子民才有的恩泽,他们没有。
  “将军。”
  “我们被韩庭骗了,但将军所言是大秦军人才能够获取军功加官进爵,而我们…我们只是战败的降卒。”
  “我们应该没有机会成为大秦军人吧。”
  最开始的那个开口的降卒面带黯淡之色的道。
  这一话。
  引起了所有降卒的共鸣。
  他们只是战败的降卒,没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大秦军人的。
  如果他们也有如大秦军人一样的身份,能够为自己杀敌建功,为了家小获取岁俸。哪怕阵亡了.大秦朝廷也会抚恤他们的家小,那他们又如何不能成为真正无畏生死的军人?
  这种为自己博取未来的战争,他们也愿意啊。
  这一刻。
  他们都明白了为何大秦军人无畏死,无畏一切,在战场之上杀戮的根本了。
  因为他们的心中早就有所寄托。
  为国,为自己。
  于公于私。
  “攻心已毕。”
  “收服他们的机会到了。”
  见此一幕,赵祁脸上浮起了一抹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