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171章 造孽啊!天理不容

第171章 造孽啊!天理不容

  但偏偏就出了问题。
  比如截杀徐然,比如谋取荆州。
  刘备学乖了,不到最后一刻,不敢放松警惕。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刘备准备挥军入城的时候,新野城上出现了蔡瑁的身影!
  蔡瑁身穿黑色盔甲,手持青铜剑,意气风发。
  “大耳贼,蔡瑁候你多时了!”
  蔡瑁站在城楼之上,居高临下,难掩心中兴奋。
  他的身后跟着一群儒生,以中年和老年居多。
  一名老者连连叹息:“太心急了。”
  另一人道:“引刘备入城,打他个措手不及,瓮中捉鳖不好吗?为什么要自我暴露 呢 ? ”
  又一人道:“那样,他就不是蔡瑁了!”
  然后就听见一片叹息声。
  蔡瑁闻言身子陡然一僵。
  卧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蔡瑁尴尬地想要抠脚,他不敢回头,只能佯装没有听到。
  城外的刘备暗叹一声:果然不会那么顺利。
  关羽青龙偃月刀遥指蔡瑁,沉声道:“蔡瑁,可敢出城与某一战!”
  蔡瑁不屑道:“莽夫!”
  老子在这等你三天了,放弃这么大的优势去跟你单挑?
  脑子没毛病吧?
  还不忘嘲讽一句:“人言关云长有勇无谋,果然如此。”
  关羽知他是故意羞辱自己,冷哼不应。
  诸葛亮看出蔡瑁在拖延时间,忙催促道:“主公,不宜在此耽搁太久,再有半天, 曹军就该追上来了。”
  若是被前后夹击,刘备的三万江夏军将被系数吃掉。
  刘备点头表示认同。
  关羽狐疑地看向二人。
  看大哥和军师的样子,似乎早有对策?
  刘备大声吩咐道:“驱赶百姓们,去冲开城门!”
  关羽恍然大悟。
  先前阻挡曹军的时候,刘备坚持要带上一半的百姓,原来是为了在这里使用!
  大哥近来的行事作风,与以往有些不同。
  仁义,可是大哥立身处世的根本啊。
  “大哥……”
  关羽看向刘备,神色复杂。
  刘备微微一笑,轻声道:
  “云长,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高祖皇帝起事,因种种劣迹被人所不齿,但后来 他开创了大汉国,以前的那些事,哪还有人提及?”
  “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今日我刘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匡扶大汉,是为了汉室的江山社稷!”
  “个人荣辱与兴汉大业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牺牲些许百姓,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啊。”
  这番话说给别人听,或许能唬人。
  关羽与刘备食同桌,寝同榻,岂会不知他心中真正所想。
  唉,形势所迫,大哥也是没有办法啊!
  关羽领命,立刻去安排了。
  很快,那些被从江夏裹挟来的百姓,被驱赶着往城门走去。
  诸葛亮看着这一幕,只能暗自叹息。
  这实非他的本意。
  用此招数,已经是落了下成,为人所不齿。
  可眼下别无他法,娶到博望城市最快的路,若是绕行,要多走半天。
  刘备遥望蔡瑁,嘴角微扬。
  他相信,蔡瑁不敢射杀百姓,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是要被世人唾骂的。
  若他敢那么做,荆襄蔡氏将名誉扫地,被世家所排斥。
  城头之上,士卒们开始骚动。
  “将军,怎么办?”
  “将军,百姓们在冲撞城门!”
  不断有将士禀告。
  蔡瑁似乎并不着急,而是转头看向那群儒生。
  “诸位,请上前观看!”
  说着,不由分说,勒令士卒将他们推操了过来。
  蔡瑁指着城外道:
  “诸位请看,那位就是仁义无双的刘玄德!这就是他干的好事!”
  “水镜先生你看看,你口中的卧龙,自比管仲、乐毅的人!”
  “徐庶、崔州平你们几个过来,看到诸葛亮了吗?”
  这些儒生,竟都是荆襄一带的名士,全被蔡瑁强行“请”了过来。
  不止他们,还有一些世家大族的掌舵人,也被迫在此观看。
  “刘玄德,你怎可如此行事!”
  “造孽啊!天理不容!”
  “拿百姓的生命铺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大耳贼不当人子!”
  众人目睹刘备的暴行,各种斥责、谩骂声不绝于耳.……
  领头的水镜先生尤为义愤填膺,他气愤地敲打着拐杖,恨不能亲自去敲烂刘备的脑 袋。
  刘备进入荆州以来, 一向以仁义着称,若非亲眼所见,他们绝不会相信。
  城外,诸葛亮浑身发抖,脸色铁青。
  如果他知道有“社死”这个词,便是他此刻心境的完美写照。
  昔日的恩师、好友,都在城楼看他的笑话。
  自比管仲、乐毅?
  呵呵……
  这是对管仲乐毅最大的侮辱!
  刘备仰头望着城头,傻了眼。
  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石广元……都是他熟悉的面孔,都是当地的名士,都是掌 握荆襄语论的人,都是些不能得罪也得罪不起的人。
  曹操被一个边让搞的差点身败名裂,何况是这么多的名士。
  刘备不敢想象,他目光呆滞,竟缓缓从马背滑落。
  砰!
  刘备一头栽落。
  诸葛亮等人见状,忙抢上前去将他扶起。
  “主公!”
  “主公!”
  众人满脸急切。
  刘备眼中噙着泪水,喃喃道:“徐子玉,不当人子。”
  如此阴损的主意,显然不可能是蔡瑁一介武夫能想出的。
  难怪从江夏一路过来,竟如此顺利。
  一切,都是徐子玉那厮的算计!
  杀人诛心,他要让我身败名裂啊……
  “主公,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三万大军不可耽搁在此啊!”
  “事已至此,只能……逼开城门!”
  诸葛亮低声劝导,他心中也是汗颜、愤懑不已。
  索性恶人做到底,继续逼百姓冲击城门。
  刘备闻言,眼中稍稍回复了些神采,点了点头。
  诸葛亮忙朝关羽道:“关将军快去!”
  关羽叹息一声,转身欲走。
  “大哥、军师……”
  关羽的身子僵住了,指着城楼上挂出的一块块木板。
  上面写着硕大的字:高祖皇帝之灵位、孝文皇帝之灵位……孝灵皇帝之灵位。
  其中,写着“中山郡王之灵位”的牌子,挂在了中间最醒目的位置。
  刘备眼睛蓦然瞪得老大,宛如牛眼。
  噗!
  一口鲜血喷出。
  刘备眼前一黑,只觉眩晕地厉害。
  诸葛亮一眨不眨地望向城头,握着羽扇的手,在微微发抖。
  这到底是位怎样的对手啊!.
  刘备死死盯着那些“先祖”的灵位,身体哆嗦如筛糠。
  事实证明,人在极度愤怒下会失声。
  刘备用颤抖的手,指着那些灵位,大张着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诸葛亮眼疾手快,代为骂道:
  “尔等也是汉臣!却将祖宗牌位挂在此曝晒,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尔等有何面目面见大汉二十四代先帝?”。
  诸葛亮深谙辩论之道,上前就先抢占道德制高点。
  论喷人,他自忖从未输过。
  城头之上,司马徽气得胡子乱颤,手中拐杖用力敲打着城墙,怒声道:
  “诸葛亮!枉老夫赠你卧龙之名!”
  “你身为荆襄之人,却助纣为虐,残害荆襄百姓!”
  “看看这些被你们迫害的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你还有脸说别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我看,你才是厚颜无耻之人!”
  “汝之罪责,罄竹难书!你是荆襄的罪人!”
  “老夫今日宣布,收回你卧龙的名号!”
  世人皆知司马徽是有名的老好人,评论人从来都是“这个人,很好!”,故被戏称为 “司马称好”。
  他可从没有公开指责、批评过一个人。
  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怒斥诸葛亮,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荆襄名士,以庞德公和司马徽为首,他们随口的一句话,往往就可扭转风评。
  “司马称好”骂人的事,很快就会传遍荆襄。
  诸葛亮骤然变色,急声道:“水镜先生,且听学生解释…… ”
  司马徽恨声道:
  “你不配为老夫的学生!”
  “你与蔡瑁皆是一丘之貉!不愧是舅甥!”
  “蔡瑁用刀杀人,你用嘴杀人,你们都是荆襄的罪人!”
  蔡瑁愕然,卧槽,怎么连我也骂上了?
  玛德,老头这是挟私报复,报复我把他绑到了这里啊。
  诸葛亮脸色已是无比难看。
  将他与粗鄙的蔡瑁化为一类人,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不等诸葛亮解释,城头上,崔州平站出来,骂道:
  “诸葛村夫!这就是你所谓的匡扶大汉、济世安民?”
  “我崔州平羞与你这等人为伍!”
  “志不同,道不合!今日你我割袍断义!”
  说着用力撕下一片衣袍,甩手扔下城墙。
  诸葛亮整个人傻了。
  “你……你们!”
  这不过是寻常阵前对骂而已,你们又何必当真?!
  驱赶江夏百姓的是刘备,与我诸葛亮何干?
  关羽不耐烦道:“光对骂有什么用,难不成能把城门骂开?”
  “不过是几块破板子而已,又不是真的先帝灵位,大哥和军师又何必当真?”
  “我这便带人锤烂它们,夺下城池!”
  诸葛亮正焦头烂额,忙制止道:“关将军不可!”
  关羽傲然道:“倘若我们止步不前,曹军追上来,前后夹击,岂不是正中徐然奸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