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157章 子玉,文姬就托付给你了!

第157章 子玉,文姬就托付给你了!

  张仲景苦笑道:“就此沉睡,但拖不过今夜。”
  徐然微微点头,他拉起蔡琰,将她滥在怀中,然后看向张仲景道:
  “有劳张太守。”
  蔡琰将头埋在徐然怀中,哭得梨花带雨,上气不接下气。
  张仲景微微躬身,随即命药童拿来了药匣。
  屋内清退闲杂人等,只余徐然与蔡琰。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张仲景收手。
  “徐司空,半柱香后,伯嘴先生会醒来。”
  说完便躬身退出了房间。
  蔡琰拿了铜盆和毛巾,仔细地为父亲梳头、擦洗脸庞。
  “文姬,你来了。”
  蔡邕悠悠醒转,看到女儿眼中露出一抹神采。
  “爹爹!”
  蔡琰忍不住再次落泪。
  “子玉,你也来了。”
  看到徐然站在一旁,蔡琰眼中明显露出惊喜之色。
  徐然能不远千里,亲赴荆州,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
  “先生,感觉好些吗~. ?”
  徐然忙上前。
  “好多了,来,扶我坐起。”
  蔡邕精神恢复了许多,就连脸色都红润了许多。
  徐然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徐然和蔡琰将他扶起,坐好。
  蔡邕伸手擦了擦女儿的眼泪,微笑道:
  “傻丫头,爹爹已是天命之年,生老病死乃是常事。”
  “文姬,去将爹爹的焦尾琴取来。”
  说着,他指了指房间中的书桌。
  焦尾琴,是蔡邕三十年前亲手制造的,号称四大名琴之首。
  蔡邕对这把琴爱不释手,走到哪里都要带着。
  蔡琰心道,爹爹是要看最后一眼,于是含泪抱了过来。
  蔡邕吃力地接过焦尾琴,枯瘦的双手轻抚琴弦,悠然道:
  “子玉,老夫平生有两件宝贝,今日便都托付给你了。”
  “你可莫要小看这把焦尾琴,当年先帝以万金求购,老夫都没舍得出让。”
  说到这,蔡邕脸上露出一丝得色,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期。
  “子玉啊,你可知道此琴为何叫焦尾?”
  徐然微微摇头,心中却在暗暗着急,回光返照只有半个时辰,时间宝贵啊。
  可又不忍打断蔡邕,于是只好听他娓娓道来。
  “昔年,老夫上山之时,见一人拿木柴烧火做饭,我发现有一块上好的青铜木,已 经烧焦了半截,于是急忙抽了出来……”
  蔡邕不疾不徐,回忆着过往。
  故事讲完后,他示意徐然接过焦尾琴。
  徐然忙恭敬接过。
  其实他不根本通音律,对乐器也谈不上喜欢,只是碍于情面收了下来。
  “子玉,文姬就托付给你了!”
  蔡邕一边说着, 一边拉过女儿的手放在徐然手中。
  徐然忙将焦尾琴放在一旁,紧紧握住蔡琰的手。
  徐然轻抚蔡琰的手,然后起身跪地,郑重行礼。
  “儿胥拜见岳丈!”
  “岳丈放心,儿胥定护文姬周全,永不负她!”
  徐然声音洪亮,透着坚定。
  “好好!”
  蔡邕大喜,夸赞两声后,却没了声音。
  徐然抬头看去,却见蔡邕已安详地离去。
  蔡琰扑入徐然怀中,泪如雨下。
  徐然叹息道:
  “文姬,焦尾琴是岳丈最爱的宝贝,我意将焦尾琴放入棺中,继续陪伴岳丈。”
  蔡琰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徐然又道:
  “可惜不知岳丈的第二件宝贝是什么。”
  “文姬,你可知晓?”
  “我意寻来, 一同为岳父殉葬。”
  蔡琰蓦然抬头,两只美眸哭得红肿,怔怔看向徐然。
  “夫……夫君竟是不知?”
  徐然有些尴尬,老泰山没来得及说就仙逝,我怎会知晓嘛。
  “爹爹说的第二件宝贝,就是……文姬。”
  蔡琰说到后来,声音已细若蚊蝇。
  徐然恍然大悟,连连自责,自己竟将文姬给忘了。
  对一个父亲而言,还有什么宝贝能比得上掌上明珠?
  徐然将蔡琰拥入怀中,沉声道:
  “文姬,你我虽尚未婚嫁,但早已有了婚约。”
  “我将以儿婿身份,为岳丈披麻戴孝。”
  “咱们一同送父亲最后一程!”
  徐然尚不是蔡家女婿,且是大汉司空,大可不必为蔡邕执孝。
  自古女婿能顶半个儿。
  蔡家无男儿,徐然认为自己责无旁贷。
  这是后世现代文明的观点。
  但在汉末这个注重礼仪尊卑的时代,徐然此举就难能可贵了。
  蔡琰心中感动至极,泪水如断线珠子般坠落。
  千言万语在她心中汇聚,却不知如何表达,只得轻轻唤了声夫君。
  新野县衙。
  刘备正煮酒与诸葛亮对饮。
  今日徐然入城匆忙,并未注意到他的存在。
  刘备暗暗松了口气,第一时间回了新野。
  苟在新野,静静等待徐然离去,刘备认为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几杯酒下肚。
  诸葛亮再次旧事重提。
  “主公,可有意荆州?”
  没有任何虚与委蛇,诸葛亮直截了当地问。
  取荆州,诸葛亮自然是有办法的。
  但也要刘备有意才行。
  若是刘备无意,他便不会多言。
  所以,他要确认刘备的想法。
  其实,这已经是极为强烈的暗示了。
  刘备并未着急回答,而是拿起酒樽,轻饮了一口。
  “孔明啊,听闻你有一未过门的夫人,与蔡瑁将军乃是亲戚?”
  刘备放下酒樽,微笑反问。
  诸葛亮到底是什么立场?
  他究竟站在哪边?
  是心向刘表,还是我刘备?
  亦或是……蔡瑁!
  诸葛亮毕竟是荆州本地人,且有卧龙之称。
  刘备也是今日才知晓,诸葛亮已有婚约的妻子黄月英,竟是蔡瑁的外甥女。
  论辈分,诸葛亮也要称呼蔡瑁一声:舅舅!
  诸葛亮一惊,慌忙起身跪地。
  “`~主公,非是在下有意隐瞒。”
  “月英生母,的确是蔡瑁之妹。”
  “不瞒主公,月英之父乃是荆襄名士黄承彦。”
  “黄家早年间,也是荆襄望族,与蔡家早有婚约,但黄家突遭变故,家道中落,甚 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
  “所以,这门亲事遭到了蔡家的强烈反对。”
  “但月英母亲却义无反顾地嫁到了黄家,时任蔡家家主一怒之下,直接将月英母亲 逐出了家门。”
  “所以,黄家与蔡家虽为姻亲,却从无往来!”
  “而且,月英母亲已死去多年,亮亦从未与蔡家有过任何往来。”
  “亮既追随主公,便只效忠主公一人!”
  “主公若是不信,亮这就离去。”
  说到后来,诸葛亮索性以退为进。
  反客为主,再次掌握主动权。
  你怀疑我的忠心,我还质疑你有没有容人之量呢!
  刘备忙起身,将诸葛亮扶起,佯装责备道:
  “孔明怎可如此!”
  “我待你就如对云长、翼德一般,怎会质疑你呢!”
  “令夫人的娘舅是蔡瑁,那论辈分,岂不是还要称呼刘景升一声姨丈?”
  诸葛亮苦笑点头。
  从这点来说,的确如此。
  刘备笑道:
  “备既想取荆州,恐怕还要利用孔明夫人的这层关系。”
  说着,他拉着诸葛亮重新回到座位。
  其实,刘备在得知诸葛亮与蔡家的关系后,起初也是惊疑不定。
  但稍一分析后,就释然了。
  蔡瑁是不会招徕诸葛亮的。
  倒不是他不知诸葛亮是个人才,毕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在荆州,人尽皆知。
  蔡瑁自然知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
  诸葛亮对别人来说,乃是不可多得的谋士。
  但对蔡瑁而言,却不是。
  因为他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另一个外甥:刘琮!
  刘琮不仅是他亲外甥,而且还是刘表的小儿子。
  蔡家要想独霸荆州,靠刘琮,显然要比靠诸葛亮更靠谱。
  于蔡家而言,得刘琮,得荆州;
  得诸葛亮,却未必可得荆州。
  刘备想通之后,还故意质问诸葛亮,说白了,就是想再试探下他。
  而试探的结果,令他很满意。
  诸葛亮和盘托出,毫无隐瞒。
  “孔明啊,自今日起,军中一切事务,皆由你负责。”
  “这是我的佩剑,敢有不服者,你可持此剑斩之!”
  刘备有枭雄之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认可了诸葛亮值得信赖,便直接全力 托付。
  恩威并施,最能收买人心。
  赵云的离去,刘备嘴上不说,心中实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所以,现在他要全力拉拢诸葛亮纸。
  刘备决定,接下来几日,他要与诸葛亮食同桌,寝同榻。
  诸葛亮闻言,忙躬身接剑,沉声道:
  “亮定辅佐主公,成就一番功业!”.
  刘备想得到荆州,但也知道刘表不比陶谦,不可能将荆州拱手让他。
  陶氏父子羸弱,刘表的大儿子刘琦,素有雄心壮志。
  何况还有蔡瑁从旁虎视眈眈。
  刘表又何尝不知刘备的小心思,他用刘备制衡蔡瑁的同时,也在用蔡瑁压制刘备。
  只有属下们争斗起来,刘表这个刺史才能坐稳。
  荆州要徐徐图之,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共识。
  荆州城为蔡邕举办了盛大的丧礼。
  蔡琰因伤心过度而病倒。。
  张仲景诊断后,建议蔡琰在荆州暂住一段时间调理身体。
  蔡琰本就体弱,徐然决定在荆州小住几月。
  袁绍溃败,曹操一统北方,短期内也无较大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北方地区将迎来一段时间的稳定期。
  所以徐然并不着急回许都,荆襄自古繁华,正好趁此时机带着蔡邕、吕玲绮游历一 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