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150章 刘备说,曹操粮草将尽?

第150章 刘备说,曹操粮草将尽?

  而因为连日暴雨。
  曹操的转运至官渡的军粮,已经晚了半月。
  如今,曹营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日了。
  这令曹操忧心不已。
  反观袁绍,则粮草充足,毫无后顾之忧。
  官渡大战,是袁绍主动发起的,在战前就在前方储备了足够多的粮草。
  曹营之中。
  曹操召集众谋士、将领, 一起议事。
  许褚请命,立刻出发去督运粮草。
  若是一切顺利,快的话,能在第三日傍晚赶回。
  但暴雨过后,道路泥泞,难保不会发生意外。
  还有人提议,就地劫掠,补充物资。
  但远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需求。
  曹操不由看向郭嘉和贾诩。
  但两人均是皱眉不语。
  曹洪大声道:
  “司空不是早就给出了应对之策?”
  “奇袭乌巢啊!”
  “乌巢是袁绍的屯粮之地。”
  “烧了乌巢,袁绍不也就没粮草了吗?”
  “既然大家都没了粮草,那就速战速决嘛!”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如今折了两根,还怕他不成?”
  曹操闻言,不由眼前一亮。
  “派去乌巢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了没有?”
  郭嘉一拍脑门,忙道:
  “险些忘了此事,前日就回来了。”
  “乌巢的情况,果如司空所言,但乌巢,袁绍派了重兵把守。”
  “老将淳于琼,亲自镇守。”
  “但听说,此人嗜酒如命……”
  曹操哈哈大笑,接着说道:
  “不错,昔年,淳于琼与我和袁绍,同为西园八校尉。”
  “此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却不能一天不喝酒。”
  “嗯,咱们可以暗中派人在乌巢贩卖英雄酒!”
  “淳于琼嗜酒如命,必不会错过此等佳酿!”
  “届时,就是我们的机会!”
  贾诩摇头,说道:
  “但还有一个难点。”
  “奇袭乌巢,必须要穿过袁绍的阵地。”
  “我们并不知晓袁营的兵力部署,也不知行军路线。”
  “万一遇到袁军,岂不是要遭?”
  听到贾诩指出,郭嘉也表示赞同,这个问题,他之前也提到过。
  一时间,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奇袭乌巢, 一旦成功。
  曹操将彻底扭转颓势,转守为攻。
  而借道乌巢,可从袁营后部进攻,打袁绍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能一战定乾坤!
  可若是, 一旦失败。
  在兵力远不及袁绍的情况下,曹操又分兵作战。
  战败,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可以说,成也乌巢,败也乌巢。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曹洪再次咧着嗓子道:
  “嗨,想这么多干甚?”
  “司空怎么说,咱就怎么办得了!”
  “噢,司空还说,许攸会来投靠。”
  “刚刚你们担心的那些问题,可以问问许攸嘛!”
  曹洪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齐齐瞪大了眼睛。
  许攸会叛变?
  这尼玛怎么可能嘛!
  袁绍号称有八大谋士。
  许攸曾经排名首席!
  他是袁绍极为倚重的谋士。
  如今官渡对峙,袁绍有占据优势,有着极大的胜算。
  许攸怎么可能背弃袁绍,自毁前程?
  此事太过匪夷所思。
  尽管徐然算无遗策,从不落空。
  但众人也觉得,此事太过荒诞,无论如何是想不通的。
  倒是曹洪、许褚等一众武将,坚信不疑。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有些迟疑。
  感情上,他是毫不质疑徐然的。
  但是,这毕竟关乎十万将士的生命。
  而且,徐然还远在许都,并不在官渡战场。
  尽管曹操从不质疑徐然的谋划,但这么大的豪赌,他也有些迟疑。
  郭嘉紧皱的眉头舒缓开来,哈哈大笑道:
  “既然司空这么说,那咱么不妨逼许子远一把。”
  “是与不是, 一测便知!”
  “逼许攸一把?”。
  众人均有些不解。
  贾诩双手拢在袖中,老眼微眯看向郭嘉。
  他虽尚不知郭嘉的具体对策,但郭嘉的目的他是知道的。
  倘若徐司空所料不错。
  那么逼许攸一把,刺激他加快投靠曹操。
  贾诩自忖也能办到。
  但若是在他如郭嘉这个年纪,自忖是办不到的。
  此子日后的成就,必在自己之上!
  自己这把老骨头再韬光养晦,明哲保身,恐怕就要无立锥之地了。
  荀彧、程昱、郭嘉、李儒……
  这些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更何况,还有超然的存在--徐然大魔王!
  “咳咳!”
  贾诩清咳两声,沙哑着嗓子道:
  “奉孝是要用离间计。”
  闻听贾诩居然主动说话,众人皆侧目望去。
  老家伙今天吃错药了?
  曹操面露喜色。
  贾诩入曹营后, 一向低调谨慎。
  每次议事,从不主动开口。
  就算曹操点名问他,他也是能推则推,能混则混。
  老东西深谙太极之道。
  郭嘉微笑道:“不错,正是离间计。”
  袁营之中。
  袁绍手里握着一封打开的信笺,脸色难看,眉头微皱。
  信笺,是刘备派人送来的。
  现在只要听到刘备的名字,袁绍就莫名火起。
  颜良、文丑战死,凶手关羽没来,还跑了刘备。
  袁绍颜面扫地,伤了自尊。
  此事,成为袁绍的逆鳞,无人敢提及。
  大帐之中, 一片死寂。
  沮授“六零三”、郭图等一众谋士皆垂手不语;
  张邰、高览等一众武将则面面相觑。
  袁绍扫视一眼众人,微微抬手,示意沮授接过信笺。
  沮授见状,忙双手恭敬接过,迅速看了一遍。
  “刘备说,曹操粮草将尽?”
  “这……”
  “消息是否可靠?”
  郭图、许攸等人闻言,忙凑了过来,齐齐看向信笺。
  刘备在去往汝南的途中,听关羽提及曹营之事,推算曹操粮草将尽,于是急忙将写 信告诉了袁绍。
  下邳一战,刘备一夜回到解放前。
  一切都是拜曹军所赐。
  如能助袁灭曹,刘备乐意之至。
  至少对他来说,宁愿面对袁绍,也不愿面对曹操,或者说是徐然。
  这叫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因刚被刘备戏弄了一次,袁绍怒火中烧,有些不信大耳贼会如此好心。
  众谋士看罢,顿时议论纷纷。
  许攸暗暗观察沮授、郭图等人的反应,抢先开口道: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先声夺人,许攸管用的伎俩。
  袁绍面沉似水,不见喜怒,他已习惯了许攸的说话方式。
  但因许攸之前几次连续翻车,袁绍对他,已经不抱有太大期望了。
  这从谋士的座次,就能看出。
  如今袁营四大谋士,排首席的是沮授,其次是郭图、审配,最末是许攸。
  要知道,许攸是最先跟随袁绍的。
  早在洛阳之时,许攸就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
  杀何进、讨董卓、打公孙瓒、占冀州……
  袁绍从无到有, 一步步发展壮大,其中不乏许攸的功劳。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许攸的谋略都是在线的。
  唯有对上徐然的时候,便一泻千里。
  偏偏袁绍对于曹操看不上眼,可偏偏又屡屡吃瘪。
  这就导致,袁绍对许攸的意见很大。
  许攸也从曾经的首席谋士,沦落到了第四的位置。
  袁绍看向许攸,淡淡问道:
  “何喜之有?”
  沮授、郭图等人,也纷纷看向许攸。
  做任何判断的前提是:消息正确,来源可靠。
  刘备是有前科的人,他说的话,岂能全信?
  对于许攸这么快就有了对策,沮授等人表示有些狐疑。
  许攸做了一个夸张的拱手礼,拔高声音道:
  “主公,决胜的时机到了!”
  “主公可兵发两路, 一路攻打曹操, 一路径直攻伐兖州,迎接天子!”
  “如此一来,不禁官渡局势可定,整个北方也将平定!”
  许攸慷慨激昂,神情激动。
  他眼神里的光芒,仿佛是已经看到了,袁绍一统北方的画面。
  袁绍见他如此笃定,也不禁有些兴奋。
  官渡大战,旷日持久,袁曹双方都已疲惫不堪。
  再拖下去,就算袁绍最终胜出,也将损失惨重,至少数年难以恢复元气。
  只是不等袁绍开口,郭图便起身反对道:
  “主公可将许攸推出斩首!”
  上来也是先声夺人,夸大其词这一套。
  成功将许攸气得脸色铁青后,郭图才继续解释道:
  “许攸之言,乃败亡之道!”
  “主公若是轻信,离败亡就不远矣!”
  袁绍皱眉,沉声道:“公则,且详细说来。”
  郭图瞥了许攸一眼,冷笑道:
  “我军本就占据优势,为何要摒弃优势,贸然与曹军决战?”
  “官渡战场,我军主力是曹军的一倍有余!”
  “前期大战,虽双方互有胜负,但就算采用换人战术,就算是一换一,我军也可稳 胜。”
  “可若是轻信刘备之言,贸然出击,焉知不会中计?”
  “依我看来,此乃刘备与曹操勾结,想要图谋主公!”
  “颜良、文丑正是死于刘备二弟关羽之手,刘备曾言会携关羽来投,如今呢?”
  “刘备就是个无耻小人,这种人的话,也能信?”
  郭图说完,大帐中已议论纷纷。
  “郭军师所言极是啊!”
  “刘备此人,毫无信义可言,绝不可信!”
  “许军师之计,未免有些太过冒进。”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绝大多数人,都支持郭图。
  毕竟,刘备在袁营的名声太差。
  众人争执不下,袁绍左右看看,犯了难。
  好谋无断,外宽内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