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68章 求助袁绍,驰援兖州!

第68章 求助袁绍,驰援兖州!

  曹操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众人皆是急得抓耳挠腮。
  “主公,军师怎么说?”
  “军师说什么了?”
  众人七嘴八舌。
  曹操将信收起,愕然道:“子玉说,不能撤军!”
  众人也均是愕然不已。
  刺史府中。
  刘备已经收到了曹操的回信。
  令刘备惊讶的是,曹操竟然同意了他的请求。
  只是,围困徐州城的兵马,却没有撤去。
  算起来。
  徐州城被围,已经有五天了。
  而这五天中。
  刘备除了写过一封信外,再无任何动作。
  陶谦的小儿子陶商,开始质疑刘备的用心………
  大哥陶应迟迟不归。
  刘备和王修有一万三千兵马。
  再加上徐州的三万多兵马
  合计也有近五万兵马了。
  可刘备却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还故意拖延不战。
  这难免不令人生疑。
  “玄德公写信给曹操,曹操表面答应退兵,却不见任何撤军迹象。”
  “玄德公也从不出城搦战。”
  “莫不是,你与曹操商议好了,要共谋我徐州?”
  陶商毫无顾忌地说出了心中疑虑。
  陶谦假意故作呵斥,但一双眼睛,却同样看向了刘备。
  任谁都看得出,陶谦也有些怀疑了。
  刘备微笑起身,拱手道:
  “备愿立下军令状。”
  “三日之内。”
  “我三兄弟将亲率徐州兵出战!”
  “不退曹操,提头来见!”
  刘备信誓旦旦,胸有成竹。
  因为孙乾已经从冀州返回了。
  他带回的消息,吕布当日就发兵兖州了。
  算算时间。
  此时,吕布应该已经开始攻打兖州了。
  而曹操,也应该收到了消息。
  所以,刘备料定。
  最多三天。
  曹操必会从徐州撤军。
  而只要曹操退兵,刘备便会率徐州军倾巢而出。
  到时候,他与吕布前后夹击。
  则曹操必败!
  而他与吕布也将瓜分曹操到的地盘。
  兖州归吕布;
  青州归刘备!
  张飞闻言,已经急不可耐了。
  “嘿嘿,俺要将曹操那厮捅几个透明窟窿!”
  关羽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他想要阻拦张飞,却被孙乾拦下了。
  孙乾十分淡定,同样胸有成竹。
  “云长不必担心,主公自有安排。”
  那看向刘备的眼神中,满是崇拜。
  陶谦见状,起身主动敬酒。
  “多谢玄德公!”
  “此次若能击退曹操,老夫愿与玄德共治徐州!”
  刘备闻言,顿时拉下脸来。
  “刘备救援徐州,乃是为匡扶大汉,非为私利!”
  “陶公莫非以为,刘备是想图谋徐州?”
  说着,大有一副拂袖欲要离去的架势。
  陶谦本就是在试探刘备。
  见他如此刚烈,连连感慨。
  “玄德,真乃君子也!”
  “也罢!”
  “若击退曹操,所有胜利物资,全归玄德所有。”
  “玄德,这你总不会拒绝吧?”
  陶谦笑呵呵看向刘备。
  仿佛,退曹指日可待。
  刘备拱手道:“多谢陶公!”
  关羽与张飞均是不解。
  听到刘备拒绝共治徐州后,急得不行。
  孙乾拼命拉住了两人。
  “云长、翼德莫急。”
  “主公不想与陶谦共治徐州,是因为……他要独霸徐州!”
  关羽和张飞闻言,皆是一愣。
  关羽默默点头。
  这的确像是大哥一贯的作风。
  似乎意识到了孙乾又在自作聪明。
  刘备不动声色地朝他看了一眼。
  孙乾见状,忙闭口不言。
  刘备默然不语。
  陶谦已病入膏肓。
  是个人,就看得出来。
  而他刘备又一向标榜仁义道德。
  共治徐州?
  就算陶谦真的愿意。
  别人会怎么想?
  刘备才不会自毁长城,留下骂名呢。
  他有足够的耐心熬死陶谦。
  徐州城和仁义之名,他都要!.
  徐州城。
  刘备厉兵秣马。
  只等曹操一退,刘备就带兵乘势掩杀。
  与吕布来个前后夹击。
  必能一举歼灭曹操!
  而他刘备,也将一战成名!
  徐州之战,将成为他刘备王图霸业的重要转折点。
  不仅如此。
  如果机会合适,刘备会邀吕布共击徐州!
  到时候。
  徐然和青州,都将成为刘备的囊中之物。
  鸠占鹊巢, 一举两得!
  一想到这。
  刘备就激动地难以入眠。
  而徐州城外的曹营之中。
  曹操已开始根据徐然的来信,部署任务了。
  第一,派人通知荀彧,死守兖州城,等待救援;
  第二,分兵回援兖州;
  第三,继续猛攻徐州;
  第四,佯装退兵!
  这个时候,选择继续攻打徐州。
  有两个目的:
  一是防止遭到陶谦的追击;
  二是为了向陶谦施压。
  事实上。
  曹操的战略目标,已经不是徐州城了。
  他的目的,不是要打下徐州城。
  而是要,划走徐州城的两个郡县!
  郡县的名单也已拟好了:高邮和平安。
  徐州有六郡: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
  六郡共有五十县。
  其中高邮、平安两县27,有丰富的铁矿石。
  而且纯度极好,适合锻造钢铁。
  这是徐然特意交待的。
  这样一来。
  徐州之行,就不算亏本。
  尽快从徐州泥潭脱身。
  回去对付吕布这头饿狼,才是最为紧要之事。
  经过郭嘉的分析。
  曹操也明白了一件事情。
  吕布攻打兖州。
  为何兖州内部,会有人为吕布通风报信?
  就是因为边让之死!
  边让被杀,让兖州的世家意识到。
  曹操与他们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冲突。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迎吕抗曹。
  但徐然的四方面部署,还有一个漏洞。
  兖州留守的兵力,根本挡不住吕布。
  若是徐州城久攻不下。
  那兖州可就要沦为吕布之手了!
  到时候,曹操可就危险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
  徐然的第二封信到了。
  信,只有八个大字:“求助袁绍,驰援兖州!”
  求助袁绍?
  众人犯了难。
  虽然冀州之战,曹操帮过袁绍。
  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何况曹操也狠敲了袁绍一笔竹杠。
  袁绍也想图谋徐州。
  帮曹操摆平吕布,不就是间接帮曹操夺取徐州吗?
  袁绍怎会答应?
  一众谋士、武将,均有此疑问。
  在众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
  郭嘉皱眉不语。
  片刻后,他恍然大悟。
  “子玉之谋,天马行空!”
  “我奉孝,不及也!”
  接连两件事,令郭嘉彻底服了。
  尽管他还没见过徐然的面。
  要说到向袁绍借兵。
  郭嘉自忖,若他回援兖州,最后也能想到此主意。
  但需要多长时间,就不好说了。
  徐然却是在回援兖州之前,就想到了。
  这份差距,可谓云泥。
  郭嘉此生,还从未佩服过一人。
  徐然,算是第一个。
  “奉孝也认为可行?”曹操问道。
  郭嘉苦笑道:“可行。”
  众人闻言,纷纷看了过来。
  郭嘉振奋精神,讲解道:
  “道理很简单。”
  “因为吕布袭击兖州,袁绍比主公还要着急啊!”
  不动声色间,郭嘉已经改变了对曹操的称呼。
  连徐然这天下第一军师,都投了曹操。
  他郭嘉,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徐然未露面,已连败他两局。
  曹操听出了郭嘉称呼的改变,心中暗喜。
  只是当下军情紧急。
  曹操只是使了个眼色,表示自己知晓。
  其他的并未多说。
  郭嘉继续说道:
  “吕布得兖州的威胁,要远大于主公得兖州。”
  “第一,吕布是倾向袁术的,而袁术是袁绍的死对头。”
  “第二,主公坐拥兖州,不会图谋袁绍的冀州,而吕布却会!”
  “如此看来,袁绍不得不帮。”
  “他别无选择!”
  “帮主公,就是在帮他自己。”
  听郭嘉说完,众人才恍然大悟。
  此时,来送信的孟旭开口说道:
  “不错!郭先生所言,与军师口述基本一致。”
  “另外,军师还有一句口谕。”
  曹操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斥责道:“还不快说!”
  孟旭忙拱手致歉。
  “军师说,要郭嘉前往冀州,说服袁绍出兵。”
  “军师说,因为郭嘉之前算计失误,害得兖州危险。”
  “此次前去冀州借兵,算他将功补过。”
  郭嘉闻言,心中大为感激。
  他知道。
  徐然这是有意让他立功。
  因为道理已经很清楚了。
  冀州之行。
  无论谁去,袁绍都会答应出兵的。
  曹操目光悠悠,连连感叹。
  子玉真是好算计!
  派郭嘉去,可不仅仅是让他去借兵。
  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
  请神容易送神难。
  请袁绍相助,更要防止引狼入室!
  而郭嘉前去,曹操可高枕无忧。
  可以说。
  派郭嘉去的主要用意,其实是为了提防袁绍!
  当天夜里。
  曹操悄悄“撤军”了。
  收到消息的刘备,大喜不已。
  当即点齐徐州兵马,追击曹操。
  陶谦留了个心眼。
  他担心兵马都交到刘备手中。
  万一对方趁机发动兵变,怎么办?
  所以,他佯装将三万兵马都交给了刘备。
  而实际上,徐州城足有六万兵马!
  徐州兵马,听从陶谦一人指挥。
  除了他,没人知道,徐州城到底有多少兵马。
  刘备带着五万大军,连夜去追击曹操去了。
  结果。
  在半路遭到曹操的伏击。
  刘备没想到曹操只是假装撤军。
  猝不及防之下,被杀得大败。
  五万兵马,损失了一多半。
  最后是关羽和张飞拼死血战,才护送刘备冲出重围,返回徐州。
  曹军趁势猛攻徐州城。
  陶谦不敢藏私,将剩余家底全部押上,死守城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