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50章 赵云七进七出,拼死力战

第50章 赵云七进七出,拼死力战

  赵云不解,转身问道:“严将军,这是何意?”
  严纲冷哼:
  “什么意思?”
  “你孤军深入追击曹操,被曹军重重包围,却安然无恙?”
  “即便你赵云武艺不凡,曹军奈何不得你,可你麾下士卒呢?”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赵云。
  严纲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
  赵云皱眉不语。
  严纲冷声道:
  “说不出来了吧?我替你说!”
  “是曹军大将夏侯渊,亲自把你送出来的!”
  “赵云,你竟敢投敌!”
  “你此番前来,是准备与曹军里应外合吗?”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大吃一惊。
  公孙瓒脸色骤变,由喜转怒。
  刘备则是轻皱眉头,有些不解。
  “子龙,可有此事?”
  公孙瓒额头青筋凸起,显然是在强压怒火。
  赵云忙解释道:
  “主公,你听我说,虽有此事,但……”
  话没说完,公孙瓒已然大怒。
  “赵云,你太令我失望了!”
  赵云脸色涨红。
  “主公,是夏侯渊送我突围不假,但是,我并未投敌!”
  “曹军送我出营,是不想与我血拼,不想损耗曹军的实力!”
  “他们的军师称,只是为了救援袁绍,并不想与我军死战!”
  “主公!”
  赵云急得满头大汗。
  早知如此,他宁愿拼死杀出,也绝不接受徐然的好意。
  “荒谬!”
  “两军交战,岂会如此儿戏?”
  “曹军诱你深入,岂会如此轻易地就放了你?”
  “赵云,你还敢狡辩?!”
  严纲手按刀柄,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的架势。
  赵云转头看向公孙瓒。
  公孙瓒冷着脸,眼神中满是怀疑。
  赵云只觉心痛如绞,面如死灰。
  刘备见状,大步上前,开口道:
  “我不认为子龙会投敌!”
  “以子龙的武艺,若他投敌,曹操必许他高官厚禄,他又何必再回幽州?”
  “若说子龙是想里应外合,更不可能!”
  “白马义从直接听命于伯圭,若无伯圭之令,谁人能调动?”
  “只有子龙一人,怎么里应外合?”
  不得不说,在识人方面,公孙瓒远不如刘备。
  但其实,两人也不过只是菜鸡互啄而已。
  比起曹老板来,两人都差得远。
  别看刘备现在说别人,振振有词。
  日后长坂坡之战。
  赵云七进七出,拼死力战。
  徐然故技重施,将赵云送出了战场……
  刘备摊上这样的事,他也坐不住。
  冷了赵云的心后,刘备方才意识到大错。
  最后,不得不通过摔孩子来收买人心……
  后来,刘禅长大,脑子一直不太灵光。
  很难说,与当初刘备那一摔,没有关系。
  赵云闻言,朝刘备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刘备的开口,对赵云而言。
  就如溺水之人,眼前出现了一根救命稻草。
  这使得赵云对刘备的好感大幅提升。
  说实话,刘备之前满口仁义道德的样子,赵云是有些看不惯的。
  公孙瓒听刘备说完,点了点头。
  似乎,听上去也颇有道理。
  可曹军为什么要送赵云出来?
  公孙瓒始终想不明白。
  打了一辈子仗,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但如今,幽州正值用人之际。
  赵云勇冠三军,弃之不用,太过可惜!
  想到这,公孙瓒脸色由阴转晴。
  “我自然相信子龙的忠义!”
  “子龙切勿放在心上。”
  公孙瓒说着,又拍了拍赵云的肩膀。
  “谢主公信任!”
  赵云抱拳施礼,感激涕零。
  刘备在一旁注意到,虽然主臣二人已和好,但彼此心中那个芥蒂,怕是难以根除了。
  而这,恰恰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当夜,刘备提着酒壶,找到了赵云。
  两人促膝长谈一夜。
  刘备只是喝酒,绝口不提拉拢之事。
  东平郡中。
  曹操派人去向袁绍讨要剩下的五万石粮草。
  袁绍直接耍赖。
  声称城中缺粮,剩余粮草要等秋收之后。
  而且要分五年来支付。
  “唉,想不到袁本初也说话不算数了。”曹操忍不住感叹。
  徐然笑道:
  “我早料到袁绍会赖账了。”
  “咱们可以拿剩余粮草,跟袁绍换一个人。”
  曹操惊讶道:“什么人,值五万石粮草?”
  程昱、曹仁等人也都是惊讶不已。
  “荀彧!”徐然淡淡吐出两个字。
  “岂止值五万?”
  “荀文若有王佐之才, 一人可抵百万大军!”
  曹操认识徐然这么久以来。
  只听他盛赞过两个人:
  一个是郭嘉;
  另一个就是荀彧。
  “此人既能得子玉认可,必有大才!”曹操说道。
  程昱道:
  “倘若此人有王佐之才,先生不可直接向袁绍讨要。”
  “五万石粮草,只换一人。”
  “袁绍必会心生怀疑。”
  “我们可以多要几个人,将这位荀彧的名字,混在其中。”
  程昱说完,曹操等人皆连连称是。
  这个法子较为稳妥。
  徐然却摆了摆手。
  “我特意点名,只要荀彧。”
  “就是要让荀彧看清,袁绍识人不明!”
  “如此,等他到了曹营之后,才会甘心效力。”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不仅是人得要,还要反手捅袁绍一刀。
  因为徐然明白。
  历史上,荀彧就是先投的袁绍。
  袁绍的名气,可比曹操要大得多。
  后来因为不被袁绍重视,荀彧才转投的曹操。
  徐然非常清楚荀彧的价值。
  倒不是什么王佐之才,汉末萧何……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而是徐然知道,荀或非常能干!
  治理内政,绝对是一把好手。
  等他来了东平,徐然就可以彻底解放了。
  所以,从一开始,徐然就要绝了荀或改立山头的念想
  冀州城。
  荀谌再次向袁绍大力举荐了自己的族弟荀或。
  袁绍一向以求贤若渴自居。
  听到荀谌再次举荐,当即道:
  “友若,你这位族弟,与你相比怎样?”
  荀谌谦虚道:
  “米粒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我是米粒。”
  沮授笑道:
  “友若过谦了,不过,荀彧之名我也听说过。”
  “昔年,我也曾向韩馥举荐过他。”
  “只可惜……”
  沮授苦笑摇了摇头。
  韩馥提防颍川荀家,是众所周知之事。
  袁绍大喜,忙道:“既如此,快快与我引荐!”
  荀谌躬身拜道:“荀彧已在院中等候,主公且稍候片刻。”
  说完,便匆匆出了大厅。
  一名信使快步进入厅中。
  “禀主公,曹操回信了。”
  “曹操表示可以不要剩余的五万石粮草。”
  “但他要向主公讨要一人。”
  袁绍又惊又喜。
  “什么人?快说!”
  莫说是一个人,就是一百、 一千、 一万。
  袁绍表示,他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若非无奈,袁绍也不想公然赖账。
  毕竟,他也是要脸之人。
  现在曹操主动松口,袁绍求之不得。
  信使答道:
  “此人名叫荀彧,字文若。”
  “就住在冀州城。”
  众人皆是一愣。
  荀彧?
  刚才荀谌所说的,也是此人。
  怎么曹操也知道此人?
  袁绍正思考着,荀谌已经领着一名青年进了大厅。
  “文若,这位便是主公。”
  荀谌介绍道。
  荀彧忙躬身一拜。
  “见过袁公。”
  袁绍点了点头,努力挤出一丝微笑。
  主臣相对无言,气氛有些尴尬。
  正常来说。
  袁绍作为主公,这个时候应该说几句漂亮话,以表达自己的拉拢之意。
  然后荀或便借坡下驴,表达效忠之意。
  可现在,袁绍实在是张不开口。
  这可是五万石的粮草!
  荀或是何等人?
  他当即就看出了袁绍似有难言之隐。
  荀或当即开口道:“袁公,有话不妨明言。”
  袁绍干咳两声道:
  “不瞒文若,曹操想用五万粮草来换你。”
  荀彧一愣。
  曹操?
  自己与他似乎并无交集啊。
  曹操的名字,荀彧是听说过的。
  对于他的快速崛起,荀彧也一直在暗暗留心。
  尽管与曹操素未蒙面。
  但曹操肯舍弃五万石粮草,只换他一人。
  不论如何。
  这番举动,已赢得了荀或的好感。
  “这么说袁公已经答应了?”荀或问道。
  袁绍尴尬不已。
  “咳咳,文若有所不知,冀州最近粮草不足……”
  不等他说完。
  荀彧便起身道:
  “袁公不必多说,我已知晓。”
  “在下告辞!”
  说完便直接拂袖离去。
  沮授、荀谌忙一齐劝道:
  “主公,务必要留下文若!”
  “文若有大才,日后可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袁绍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那可是五万石粮草啊!
  足够冀州城吃上两个月了!
  见袁绍依旧无动于衷,荀或彻底死心。
  当他走到门口之时,脚步一停,微微转身。
  “我荀或有王佐之才,袁公只用五万石粮草,就将我卖了?呵呵!”
  说完,头也不回了离开了。
  沮授与荀谌面面相觑,均是叹了口气。
  当天下午。
  荀彧的拜帖,就送到了东平郡太守府。
  “孟德啊,明日荀或前来,你可务必要好好接待。”
  徐然嘱咐道。
  此刻,曹营之中,没人比徐然更渴望想要招揽荀彧。
  “子玉放心即可!”
  曹操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第二日上午。
  荀或抵达了太守府。
  听到荀或到来,曹操斋戒沐浴,并再次上演了倒履相迎的尬戏。
  看着老曹尴尬且浮夸的演技。
  徐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雷人的演技,也太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