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26章 快派人去南方四州吧!

第26章 快派人去南方四州吧!

  “南方四州,距离洛阳太远,与董卓尚无利益冲突。”
  “再者,南四州的人,就算来打董卓,也无法参与瓜分北方董卓的地盘。”
  “所以嘛,我判断南四州不会派人前来!”
  曹操等人连连点头。
  董卓自执政以来,横征暴敛,肆意更换朝廷和地方官员。
  但他主要的作恶区域是北方七州。
  南四州,他还没有顾得上。
  “嗯?子廉你在嘀咕什么?”
  曹操皱眉问道。
  众人闻言望去,发现曹洪正在小声自言自语。
  曹洪一愣,下意识地答道:“我在背诵先生说的话啊。”
  众人皆是无语。
  “你,你背诵子玉的话作甚?”曹操黑着脸问道。
  曹洪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俺脑子笨,多学学先生说话,或许也能变聪明一些。”
  曹仁等人刚要放声大笑。
  被曹操瞪了一眼,又憋了回去。
  曹操扫视一眼众人,开始分配任务。
  “发传单一事,就交由子孝去做。”
  “此事做好,记你首功!”
  “倘若出了岔子,军法从事!”
  “元让、妙才,你二人负责招募义兵。”
  “能招来多少士卒,决定了你二人能当多大的将军!”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
  勃海郡,太守府。
  已经升任渤海太守的袁绍,正在与许攸密谋起兵伐董一事。
  袁绍让许攸负责起草讨贼檄文。
  许攸意识到这是扬名的大好机会,暗喜不已
  许攸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反复修改了几十遍,前后历时十天。
  “子远,文采斐然啊!”
  “这篇讨贼檄文,可谓佳品!”
  袁绍看后,称赞不已。
  “来人,即刻派一百人,去全国各地张贴!”
  袁绍当即下了命令。
  许攸恭维道:
  “这篇讨贼檄文一出,主公将成为反董第一人!”
  “再加上诛杀十常侍的功劳。”
  “相信用不了多久,主动便会成为天下之主!”
  自从袁绍升任渤海太守之后,许攸就改变了对他的称呼。
  从称呼本初,变成了称呼主公。
  袁绍哈哈大笑,暗喜不已。
  “哎呀,这一切还要归功于子远啊!”
  “这篇讨贼檄文一出,许子远的大名,也必会天下皆知!”
  许攸忙客气道:“主公盛赞了。”
  嘴上虽这么说,心中实已是得意不已。
  两人正相互吹捧着, 一名士卒前来通报。
  “主公,曹操的信使求见。”
  袁绍惊疑道:“曹操的人?让他进来。”
  很快,信使被带了上来。
  “袁太守,这是我家主公给您的书信。”
  信使掏出了一个竹筒。
  竹筒用火漆封着,表示未被打开过。
  袁绍接过竹筒,并未着急打开。
  而是得意洋洋地看向信使。
  “我听说,曹孟德刺杀董卓失败,狼狈逃出了洛阳城?”
  “嗯,先让我猜一猜信里说的是什么。”
  “该不会是想来渤海投靠我吧?”
  许攸捋须,微笑道:
  “十有八九是这样。”
  “现在曹操被朝廷通缉,恐怕无处可去啊!”
  袁绍点头, 一边拆竹筒, 一边说道:
  “怎么说我与孟德,也是一起长大的。”
  “如今他落了难,我怎能坐视不管?”
  “等他来了渤海,我给他个县令当。”
  袁绍故作大度。
  许攸称赞道:
  “主公仁义,曹孟德交了个好友啊!”
  袁绍笑了笑。
  拆开竹筒,掏出了里面的绢帛。
  等他打开绢帛之后,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
  “这……”
  袁绍猛地抬头,看向信使,虎目圆睁。
  许攸也意识到了不对,忙上前接过绢帛一看。
  这一看,直接就傻眼了。
  曹操邀请袁绍北上会盟,共击董贼?
  这特么.….
  许攸人麻了,感觉被针对了。
  “我问你,这信是曹操专门送给我家主公的吗?”
  许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问道。
  信使答道:“不是啊。”
  “这样的信,我已经送了一百封了。”
  “噢,这是第一百封。”
  袁绍的嘴角抽动了几下。
  也就是说,反董第一的大旗,被曹操抢了?
  恐怕现在,曹操的讨贼檄文,已经撒遍了全国各地。
  “曹孟德!”
  袁绍愤怒地咆哮。
  又一次被截胡,袁绍焉能不怒?
  许攸尴尬不已,硬着头皮,对信使道:
  “我先带你下去休息。”
  等出了屋后,许攸一把揪住对方衣服,低声道:
  “曹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送信的?”
  信使想了想道:“好像是五六天以前吧。”
  许攸闻言,死死盯着对方, 一言不发。
  信使被他盯得瘳得慌,吓得急忙告辞离去了。
  五六天以前??
  要知道,许攸在十天前就完成了讨贼檄文的初稿!
  这岂不是意味着……
  若不是他为了出名,执意反复修改,浪费了时间。
  那么,第一个发布讨贼檄文的,就是袁460绍!
  曹操的讨贼檄文,狗屁不通,半点文采没有。
  这样的檄文,许攸一分钟能写出十份!
  但质量差怎么了?人家是首发!
  许攸突然很想哭。
  太憋屈了!
  许攸硬着头皮,重新回到屋里。
  刚进屋,就迎来了袁绍愤怒的咆哮!
  “曹孟德在信中吹嘘,称自己孤身刺董!”
  “我还不了解他?他会去刺杀董卓?”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如果刺杀失败,他还能活着离开洛阳?”
  袁绍大发雷霆。
  看到缩着脖子的许攸,袁绍突然想到。
  当初,自己也是从洛阳逃出来的。
  当时的许攸吹嘘,他已识破了董卓心思,力荐马上离开。
  袁绍连叔父都没通知,就灰溜溜逃了。
  这件事,让袁绍承受了极大的家族压力。
  袁绍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他认为许攸出了个馊主意,只是不便明说而已。
  现在又有了曹操的骚操作对比。
  袁绍越发觉得,许攸就是个大坑!
  你许子远自诩智计百出。
  怎么就想不出一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呢?!
  与孤身刺董相比,诛杀十常侍,根本就不值一提!
  毕竟,现在董卓才是天下公敌。
  望着耷拉着脑袋的许攸,袁绍欲言又止。
  现在还有不少地方,需要仰仗许攸。
  袁绍不得不忍了下来。
  但他心中,已经开始对许攸的真实才能,有所怀疑了。
  许攸也表示很无辜。
  踏马德,你曹阿瞒怎么就那么骚呢?
  逃跑你也能玩出花来??
  “主公,我刚才问了曹操的信使。”
  “南方四州,他们还没有去。”
  “快派人去往南方四州吧!”
  这几日,曹操陆续收到了各地诸侯的回信。
  有答应的,也有拒绝的。
  不过,更多的人是在观望。
  因为不少人在收到曹操的信后,没几天,又收到了袁绍的来信。
  这让众诸侯开始犹豫,到底该去哪里会盟。
  渤海郡袁绍,四世三公,声望更高;
  东平郡曹操,孤身刺董,乃是第一个号召反董之人。
  收到消息的袁绍,大为暴怒,窝火不已。
  为何,曹操总是比他快一步?
  勃海郡,太守府中。
  许攸正在给袁绍做心理建设。
  “主公莫忧,依在下看来,你有三大优势!”
  袁绍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
  “哪三大优势?”
  袁绍耐着心思问道。
  许攸就这点不好,总喜欢掉书袋。
  难倒我不问,你便不说吗?
  实际上,这是袁绍对许攸已经有了不满。
  许攸习惯性地捋须说道:
  “第一,袁家四世三公,曹家乃阉宦出身!”
  “第二,主公有诛杀十常侍之功!”
  “第三,袁太傅在朝斡旋与董贼抗衡,声望卓着。”
  “有此三大优势,主公何惧曹操?”
  袁绍听他说得在理,点了点头。
  不过,这次他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称赞对方。
  许攸也感觉到了袁绍态度的变化,心中有些尴尬。
  这也怪不得袁绍。
  实在是,许攸智计百出,却屡屡慢曹操半拍。
  倘若一次两次还好,若总是如此。
  便不禁让人有些怀疑了。
  许攸暗暗着急,要想重拾主公信任,务必要办几件漂亮的大事!
  东平郡,太守府。
  针对摇摆不定的各路诸侯,曹操召集众人, 一起议事。
  在众人看来,袁绍的最大优势,就是声望更高。
  夏侯渊不满,小声嘟囔道:
  “当初诛杀十常侍的功劳,怎么能让给袁绍呢?”
  “若是大哥诛杀十常侍,又有刺杀董卓的壮举,声望未必就不如袁绍。”
  他刚来东平郡,听人说起洛阳之事,深为惋惜。
  曹洪当即怒道:
  “夏侯妙才,你又皮痒痒了是不是?”
  “我告诉你,你侮辱我曹洪可以,质疑先生?不行!”
  说着,还扬了扬拳头, 一副不服就干的架势。
  二人是从小的玩伴,夏侯渊没少受曹洪欺负。
  夏侯渊无奈地看着这个憨憨。
  就你那榆木脑袋,我用得着侮辱你吗?
  曹仁无语,悄悄朝夏侯渊使了个眼色。
  曹洪就是徐然的头号铁粉。
  徐然在他心中的地位,比亲爹都高。
  夏侯渊顿时了然。
  看来就连曹仁也受过这厮的威胁。
  曹操对夏侯渊说道:
  “妙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杀十常侍的功劳是催命符,可不是什么好事。”
  “况且,比起诛杀十常侍的虚名,我们有更大收获。”
  说完,还朝徐然暖昧地眨了眨眼。
  两人相视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