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16章 曹孟德舍身刺董,王司徒含泪圆谎

第16章 曹孟德舍身刺董,王司徒含泪圆谎

  一路上,曹操几次派人询问:是否可以通知洛阳城的人,散播消息了?
  徐然的答复,都是:再等等。
  此时,众人已连续狂奔四个时辰,早已是人困马乏。
  曹仁等人不解,询问曹操:
  “大哥,先生说还要再等啊?”
  “这都已经快三百里了啊!”
  曹操汗颜不已。
  别人或许不知,他却十分清楚。
  子玉这得是多怕死啊……
  他就是怕距离短了,被董卓的骑兵追上!
  可现在洛阳城门已经关了啊。
  “咳咳,再等等,听先生的。”
  曹操一边纵马狂奔, 一边沉声说道。
  他使劲挪了挪屁股,调整了下骑姿,他感觉大腿已经快要磨破皮了,火辣辣地疼。
  一直到出城四百里后,徐然终于松了口。
  事实上,再不松口也不行了。
  连续的急行军,马匹已经到了极限。
  人和马都需要休息了。
  此时,还有三个时辰,天就要亮了。
  天亮时分。
  一则爆炸性消息在洛阳城中传播开来:
  曹孟德孤身刺董,事败潜逃!
  因为徐然事先在城里做了周密部署,所以不到三个时辰,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洛阳 城。
  要知道,古代讯息传播全靠人,这效率已经是极高了。
  现在洛阳城中,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到处都在议论此事。
  曹操的大名,洛阳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洛阳商贸繁盛,全国各地的商贩在此云集。
  这些人就是古代的信息传播者。
  所以用不了多久,曹操的大名,很快也会传播到全国各地。
  司徒府中,王允正在丫鬟的伺候下洗脸。
  以往,伺候王允洗漱的都是绿萼。
  上次夜宴之后,第二日,绿萼就被打发回了娘家……
  绿萼走了,貂12蝉也走了,偌大的司徒府显得有些寂寥。
  王允深深地叹了口气。
  为了除董大业,他此次也是下足了本钱。
  “老爷,老爷!”
  王管家匆匆跑来,都没顾得上敲门。
  “你先下去!”王管家直接喝令丫鬟出去。
  王允知道王管家素来稳重,如此急切,必有大事发生。
  心中咯噔一下,王允有种不妙的预感。
  待丫鬟出去后,王管家忙急声道:
  “老爷,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出洛阳城了!”
  王允大吃一惊,惊愕道:“这么快?”
  “失败了?!”
  令他震惊的是,曹操这么快就去搞刺杀了?
  要知道,刺杀董卓,是前日晚宴才定下来的。
  一直到昨日傍晚,王允才将貂蝉和宝刀送至曹府。
  他还想着就具体刺杀计划,再与曹操商议一番呢!
  可没想到,曹操动作这么麻利!
  可惜失败了,唉!
  王允长叹一声,神情落寞。
  突然他想起被染指的绿萼,还有刚送走的貂蝉和七星宝刀。
  王允感觉心口一阵刺痛。
  尼玛,白白搭上王府两件宝贝,血本无归啊!
  王允眼前一黑,身子摇晃,颤颤巍巍。
  王管家忙扶着他,坐了下来。
  王允这次不是装的,是真有些承受不住了。
  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有点大,他需要先缓一缓。
  王管家局促地站在一旁,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讲,又似乎不太敢说。
  王允有气无力地扬了扬手,示意他有话直说。
  王管家吞吞吐吐道:
  “今早听说消息后,老奴就去打听过了。”
  “曹孟德似乎……,似乎并未去过董卓府。”
  “而且老奴听说,昨日曹操大闹许劭府,强逼着对方给他点评。”
  “后来,老奴多方打听才知道,昨日小姐过府不久,曹孟德就直接出城去了!”
  说到这,王管家不敢再说下去了。
  事实真相已经很清楚了。
  王允脸色铁青,额头青筋凸起。
  “快去追回小姐!”
  王允嘶哑着声音说道。
  王管家咽了口唾沫,犹豫道:“小姐昨日就被,就被带出城了!”
  王允愕然半响,点了点头。
  见王允无恙,王管家暗暗松了口气。
  他服侍王允三十年,深知主子气性极大,最容不得被人算计利用。
  只是,不等他悬着的心落下……
  噗!
  王允张口,喷出一口老血。
  “曹孟德,你无耻!”
  “天下怎会有如此无耻之徒?!”
  王允神情激愤,大声咆哮。
  王管家吓了一跳,慌忙上前扶住王允,大声喊道:“快去找郎中来!”
  王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此刻,他恨不能将曹操千刀万剐!
  宦海浮沉几十年,从来都是他王允算计别人。
  还从未有人让他吃过这么大的亏!
  玩了一辈子的鹰,临了,却让一只家雀啄了眼睛。
  最令他恶心的是:明明被曹操骗了,但他偏偏还不能去揭穿曹操!
  相反,他还要装作若无其事。
  因为刺董计划,是他王允提出的。
  他与曹操是合伙人,揭穿曹操,就等于承认自己要刺杀董卓。
  董卓岂能容他?
  想到激动处,王允身子一挺,直接晕了过去。
  “老爷!”
  “老爷!”
  “郎中怎么还不来!”
  司徒府中,王管家厉声嘶吼。
  临近中午,太尉杨彪到访司徒府。
  王允本来是躺在床上的,刚喝了补气安神的药。
  听闻杨彪到来,他忙强打起精神,重新穿戴整齐,装作一切无恙。
  一来到客厅,王允就看到了正在焦急踱步的杨彪。
  素来沉稳的杨彪,此刻也无法淡定了。
  看到王允,杨彪连忙上前,开门见山地问道:
  “子师,曹操去刺杀董卓,事败潜逃了,你可知晓?”
  王允胡须微颤,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杨彪又压低声音,再次问道:“这次刺董计划,我听说是你安排的?”
  王允嘴角微微抖动,又点了点头。
  如今的情形,他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帮助曹操圆谎。
  若是被人知道他被曹操耍了,他这张老脸往哪搁?
  况且,他的亲笔字据还在曹操手中,也由不得他翻脸。
  王允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瞒文先,刺董一事,确为老夫策划。”
  “此事,士孙瑞等人皆知。”似乎害怕对方不信,王允又补充了一句。
  “唉,只是可惜了啊!”
  王允深深地叹了口气,神情落寞。
  杨彪还以为他是在为刺董失败一事而惋惜。
  实际上,王允心疼的是家传宝刀和貂蝉。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的千古美谈泡汤了。
  此事,成了王允的第二块逆鳞……
  “子师切莫自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子师不计生死,慷慨忠义,实乃我辈楷模!”
  “子师是我大汉之脊梁啊!”
  “请受文先一拜!”
  杨彪双手环拱作揖,神情极为庄重。
  尽管杨彪也此前也看不惯王允的专横,
  但经此一事,杨彪也深深地佩服王允的壮举!
  所以,此刻他虽在恭维、安慰王允,但却全是发自真心。
  只不过……这些话,在王允听来,就有些刺耳了。
  此刻,王允只想快些将杨彪送走。
  但同为三公大臣,杨彪又罕少登门拜访。
  若王允贸然逐客,可就太不给对方面子了。
  无奈之下,王允只得陪着杨彪尬聊。
  杨彪时不时地感叹两句刺董一事,
  他却不知,每次提及,都是在往王允的心口上捅刀子。
  尬聊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杨彪见王允似乎谈兴不浓,料想他是因刺董失败而郁闷。
  于是又安慰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去了。
  王允终于松了口气。
  现在他只想找个没人的角落,大哭一场。
  却听,王管家又来禀报:“老爷,士孙瑞大人前来拜见。”
  王允愣了愣,仰头望天。
  良久之后。
  王允才叹口气道:“带他来吧。”
  一整天,那晚赴宴的十几人,陆续至司徒府拜访。
  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
  没办法,刺董失败,他们也害怕受到牵连。
  来王允这儿,是来打探消息和商量善后之事的。
  王允强打精神,足足应付了一天,累到虚脱。
  一天下来,王允整个人像是苍老了十岁!
  当夜,王允大病一场。
  另一方面,皇宫之中。
  董卓一觉醒来,听闻曹操刺杀他失败的消息。
  作为当事人的董卓,直接懵逼了。
  收服并州军之后,再无人能制衡董卓。
  骄横的董卓,直接就住进了皇宫。
  先帝的后宫,成了他的后宫。
  守寡的嫔妃、漂亮的宫女,可就遭了殃。
  很快,李儒被传唤进了宫。
  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李儒就派人去核实调查了。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曹操压根就没去过丞相府!
  刺杀之事,纯属无稽之谈!
  但诡异的是,曹府又的确是人去楼空!
  偌大的曹府,空无一人。
  奋武将军曹操,不告而辞,还带走了大印。
  就连精明的李儒,这次也有些看不透曹操的骚操作了。
  但一向谨慎的李儒,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曹操的这次撤离,绝对是有预谋的。
  曹府上下几十口人,是分批撤离的,否则那么大动静,673李儒不可能不知道。
  而且,曹操在临走时还大闹了许劭府邸。
  当看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后,李儒沉思良久。
  尤其是当他从许劭口中得知,此两局点评出自徐然之口后。
  李儒终于明白了。
  曹操能屡次作出“优选”,屡屡化险为夷,都是徐然在背后谋划!
  “真是那个十六岁少年!”
  李儒倒吸一口凉气。
  自己在明,对方在暗。
  对方一直在算计他,自诩算无遗策的他竟没发现!
  李儒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威胁。
  他突然想起徐然那句关于吕布的点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此子虽年少,但识人、用人、算人的眼光,远在我之上!
  纵容此子成长,日后必成大患!
  李儒第一时间,派出了西凉骑兵追击。
  可惜, 一直追出八百里,都没发现任何踪迹。
  此次李儒进宫,董卓愕然发现。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儒,罕见地露出了焦躁之态!
  “咱家又没事,文优何故如此?”
  龙榻之上的董卓,搂着一名先帝贵妃,满不在乎地问道。
  李儒苦笑不已。
  现在没事,不代表将来没事。
  这次曹操的突然撤离,必是出自徐然之手。
  通过分析徐然以为的出手,李儒发现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每击必中,从未失手!
  而且,总能替曹操攫取最大利益!
  甚至说,这厮有些不讲武德,几乎是颗粒归仓,点滴不漏!
  他吃肉,你喝汤?
  不可能的,这厮吃肉喝汤后,连碗也砸了。
  后面的人,别想着沾一点光!
  现在李儒深深地怀疑,洗劫皇宫的,很可能是徐然和曹操!
  因为怎么看,都像是徐然的手笔。
  袁绍很可能是替人背了锅,自己还不知道。
  一想到此,李儒更是深深地忌惮。
  这么一个厉害对手,几个月来,他愣是没有发现。
  所以,此次曹操主动离京,必是为了更大的好处!
  究竟是什么好处?
  李儒第一次有种挫败感。
  时至此刻,他依然没有猜到徐然的意图。
  猜不透对手的布局,就无从防范。
  “岳父,此事不可不慎重!”
  “我欲全城戒严,全面搜查消息出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