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第二七零章 事态扩大

第二七零章 事态扩大

  “人走了!”
  苏则笑眯眯的看着张成,采薇小雅二人脸色红润,依偎在他的身边。
  这厮正在施展贱人流撩妹大法,惹得二女娇羞不已。
  张成微微一笑,道:“按照公子您的吩咐,把他打发走了。”
  他顿了顿,有些不解道:“公子,他们是当官的,你这样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麻烦!
  苏则哑然而笑。
  过了一会儿才冷冷道:“有麻烦也是他们的麻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他哼了一声,道:“张大勇和池峰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让他们先上火几天吧!”
  的确!
  苏则费尽心思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就是这两个家伙。
  他又怎么轻易的出面?
  “洗刷刷,洗刷刷……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苏则心情大好,嘻嘻哈哈的唱道。
  “主人啊,这是什么歌,好欢快好轻松,充满了乐感……”
  听到苏则的歌,小雅眼睛一亮,忍不住问道。
  哈哈哈哈!
  苏则伸手在她俊俏的小鼻子上刮了刮,道:“这是胡乱唱着玩的,作不得真的。”
  心中却道:“还好没有成为乐坛大盗。”
  这时一个淡淡的声音响起。
  “师兄好雅兴!”
  孟都的身影出现在房间里。
  苏则愣了一下,不悦道:“师弟,进别人家之前,你就不能先敲敲门?”
  孟都笑了笑,道:“对不起,来得匆忙,我忘了!”
  哼!
  苏则无奈的摇了摇头。
  孟都的武功很高,这些矮墙根本挡不住她。
  只是不知道这么晚了,她来见自己有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苏则咳嗽了一声,对着张成和姐妹二人挥了挥手,三人乖巧的退了下去。
  三人下去后,房间里就剩下苏则和孟都了。
  “师兄对这两个丫头还满意吗?”
  望着二女离开的身影,孟都若有所思道。
  苏则急忙点头道:“满意,满意,当然满意了!这对姐妹可是一对可人儿,对了,我还没感谢师弟呢。”
  师兄喜欢就好!
  孟都淡淡一笑。
  “师兄,锦华会出事了?”
  她忽然问了一句。
  出事了吗?
  装的倒是挺像!
  孟都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缓缓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什么?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苏则故作震惊道:“这两天为兄都在养病,对外面的事情不怎么关心。”
  他痛心道:“当真是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啊!”
  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这厮倒是天生一副演戏的材料。
  孟都心中腹诽了几句。
  “师兄,有件事情小弟有些不明白,还请师兄解惑!”
  她直截了当问道。
  苏则咳嗽了一声,道:“师弟请说,为兄一定知无不言。”
  孟都双目如刀,紧紧的盯着苏则。
  “锦华会就是师兄挖的一个大坑,张大勇和池峰被你坑了,这会儿一定会恼羞成怒,师兄就不怕他们找上门来吗?居然还在这里悠然自得?”
  找上门来!
  苏则淡淡一笑,道:“抢走锦华会的是他们,惹出事情来的也是他们,管我什么事?再说……”
  他的声音变冷,道:“就算他们找上门来又怎么了,难道还能将责任丢在我身上不成?”
  孟都沉默了,她一直怀疑苏则还有什么厉害的后手没有拿出来。
  锦华会的模式对锦衣卫来说是一个机遇,如果能够大力的推广这个模式,锦衣卫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可惜一山不能容二虎,锦华会的模式动了地方财政的根本,这些个地方官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们一定会猛烈的报复的。
  小小的杭州一地居然惊动了浙直总督李忠有,可见他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
  如果……
  孟都的眼中闪过一阵精光,如果能够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好了。
  锦衣卫可以借助锦华会扩张势力,也不会跟地方官员起冲突那该多好。
  所以她就把希望寄托在苏则的身上。
  他一定有办法的!
  这是孟都心底的声音。
  师兄……
  孟都迟疑了一下,道:“你有没办法化解?”
  化解!
  苏则嘿嘿一笑,道:“为什么要化解?”
  他双眼眯成一条线,道:“师弟,你身为白莲教的弟子,为什么会对锦衣卫的事情这么感兴趣?”
  其实苏则早就开始怀疑了。
  这个孟都虽然表面上的身份是白莲教的人,可是她的所作所为十分的古怪,似乎对朝廷的事情更关心一点。
  要不是她是女儿身,苏则都以为她是锦衣卫派来的密探呢?
  这厮已经开始怀疑她了吗?
  孟都的眼中闪过一阵惊疑。
  她的确不是白莲教的弟子这么简单,这次来杭州也是为了一件大事而来的。
  ……
  李忠有的密报很快来到了张凤府的手中。
  得知了这件事情,张凤府也不敢怠慢,急忙召集手下研究对策。
  财税是地方的根本,是万万不能动的,如果放任锦衣卫插手的话,恐怕以后就没有他们是什么事情了。
  所以这一次一定要彻底的斩断锦衣卫的魔爪,打疼他们,还让他们知道捞过界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在这个问题上,内阁两位阁老心有默契的站在了同一条线上,财税是地方的根本,也是文臣的势力范围,是绝不能让锦衣卫分一杯羹的。
  于是在内阁的暗示下,地方御史不断的上书弹劾锦衣卫千户张大勇奏本。
  张大勇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响名了。
  话说朝堂上认识张大勇的恐怕不多,可拜这些御史所赐,他已经成为了朝堂上的名人。
  经过文官的一阵渲染,锦华会成为祸国殃民的组织,不除之大明的江山都不稳当。张大勇成了臭名昭著的****,必须要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弹劾一个小千户似乎有些不过瘾,文官们笔杆子一转,有开始了抨击锦衣卫。
  不少人又开始重提洪武年废除锦衣卫的条令。
  当初朱元璋利用锦衣卫将功臣们屠戮一空,为了平息众怨,锦衣卫成了替罪羊,指挥使被赐死,锦衣卫也被解散了。
  没了锦衣卫的制肘,文臣们过了几年消停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朱棣靖难成功,锦衣卫又死灰复燃了,甚至比以前更加的跋扈。
  搬到锦衣卫成了历代文官的终极目标,可惜直到大明朝灭亡,这个目标也没有实现。(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